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建设。2011年6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建立“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协议[1]。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世界遗产空间机构。在此前的2011年5月27日,UNESCO总干事博科娃已代表UNESCO在该协议上签字。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利用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拥有的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对地观测能力和专业人才优势,可为UNESCO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它的建成将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全球变化、自然灾害、生物圈保护等研究领域以及促进我国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提高国际声誉等方面做出独特的贡献。
空间信息技术用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监测和保护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主管世界遗产工作的UNESCO自2001年开始,便与相关国际机构发起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监测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开放计划”。同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在国际国内开展了系列活动,并于2005年加入了上述“开放计划”。
在多年工作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5月向UNESCO提出在北京建立“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建议,获得UNESCO积极支持。该提案于2008年4月获UNESCO第179届执委会审议通过,2009年10月获UNESCO第35届大会批准,2011年4月获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
UNESCO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是联合国(UN)旗下专门机构之一,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该组织1946年11月6日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恢复合法地位。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活动。2011年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巴勒斯坦,成为第195个成员国。2017年10月12日,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12月31日生效[2]。
视频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全球首个世界遗产空间机构落户中国,中国新闻网,2011-6-7
- ↑ 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2月31日生效,东方网,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