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山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土地公山遗址 |
---|
|
土地公山遗址,是台湾一处考古遗址,位于今新北市土城区大安里内,海拔约15~20公尺。
土地公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圆山文化晚期代表遗址,是台北盆地大汉溪右岸较大遗址之一,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向丘陵浅山迁移的重要据点之一,其文化内涵包括新石器时代中期讯塘埔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圆山文化。
主要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凿、石网墬、石锛、石锤及陶制器具(如双把方口罐、陶盖柄)等器具。其中出土一件青铜斧,是为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少数有青铜器出土之重要遗迹地,足见本遗址极具历史意义。
发掘历史
- 1955年:盛清沂、吴基瑞教授进行调查后发现。
- 1956年:石璋如、盛清沂进行地表调查。
- 1961年:由当时台北县文献委员会及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合作进行考古发掘。
- 1980年:黄士强、刘益昌再次进行地表调查。
- 1990年:因台北捷运“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土城延伸线”兴建,委由刘益昌、陈仲玉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调查时,进行考古发掘。
- 2007年10月22日:当时台北县政府考量其文化及历史意义,指定为县定遗址进行保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