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圣母升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母升天(又称圣母蒙召升天、圣母被提升天),根據天主教信理,是一个有关圣母玛利亚的神学观点,这个神学观点相信耶稣母亲玛利亚,在结束今世生活之后,灵魂和肉身一同被上升到天堂。天主教、东正教、东方正统教会和部分圣公会团体承认这个神学观点,天主教将其作为正式教义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新教教派,则强烈反对这个神学观点。

天主教會在教理中敘述道,“無染原罪天主之母,卒世童貞聖母瑪利亞,在完成了今世生命之後,肉身和靈魂一同被提升至天上的榮福。”這條信理由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50年11月1日,應世界基督徒信眾的要求,在其通諭《广赐恩宠的天主》(Munificentissimus Deus)中,正式確定為教義,並欽定8月15日為聖母升天節。東方正教會也有類似的信理,聖母安息日(Dormition of the Theotokos),在儒略曆中於8月15日慶祝,不同的是,東方正教會相信聖母瑪利亞如常人般經歷了死亡,之後靈魂立即升天,而肉身於三日後復活升天。

在通諭《广赐恩宠的天主》中(item 39),教宗庇護十二世引用了《創世記》(3:15 “我要把仇恨放在你(指魔鬼)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作為聖母戰勝罪惡和死亡的證據,同時在《格林多前書》(15:54 “那時就要應驗經上所記載的這句話:‘在勝利中,死亡被吞滅了。’”)

在接受這條信理的教會中,聖母升天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普世於8月15日慶祝。在許多國家中,這一節日被作為当守瞻礼。

历史

《圣母升天》(De hemelvaart van Maria),由鲁本斯所繪(約於1626年) 虽然“圣母升天”在1950年才被天主教会宣布为信条,但是这个神学思想却由来甚久。

萨拉米斯的伊皮凡尼乌斯是最早涉及这个问题的教父之一。他认定《启示录》第12章所说的妇人是圣母玛利亚,这项认定为后世的“圣母升天”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但是,伊皮凡尼乌斯本人并没有明确地声称“圣母升天”。

聖母升天與聖母安息

主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後,聖母就住在耶路撒冷的使徒神學家若望家裏。提前三天,天使長加俾厄爾就通知了她的安息之日。根據她的願望,主的力量使除了多默(Thomas)以外的所有使徒聚集到了耶路撒冷。在安息的那一刻,一種非比尋常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房間;主耶穌基督親自顯現並接受了她至潔的靈魂,而她的身軀則被使徒們埋葬在了革責瑪尼園(Gathsemane)的墓穴裏,那裏安息著她的父母和義人若瑟。三天后使徒多默趕到並想敬拜聖母的遺體。但打開墓穴後,並未發現聖母的遺體。使徒們都迷惑不解。突然聖母親自顯現並說:「你們歡喜快樂吧!我將永遠在主面前為你們祈禱。」

聖公會觀點

於廣派與低派教會中,因基督新教觀點較強,主張不合聖經教導,故並不同意。於高派教會中,因天主教傳統色彩較更滲入教義中,故亦有同意此觀點,定8月15日為蒙福聖母馬利亞榮光日。

新教觀點

絕大多數基督新教因秉持「惟獨聖經」-聖經為最高判定權威原則,而非傳統或教宗通諭,故「馬利亞升天」若屬實,聖經不可能無記載,事實為:聖經無論新舊約正典或舊約次經皆無明言馬利亞升天,絕大多數基督新教主張,天主教是因先公布了聖經亦未明言的「聖母始胎無原罪」為信理,才直至20世紀半葉宣告聖母升天為當信的道理。

争议

“圣母升天”的争议,主要源于《圣经》对此没有明确记载。支持“圣母升天”的教派主要依据圣传,而非圣经去接受这个神学观点,[10]虽然天主教同时宣称圣经是这个神学观点的终极依据。

圣经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但《旧约全书》和《希伯来圣经》有所差异,书目的顺序也不同[2]

视频

圣母升天 相关视频

提香笔下的《圣母升天》
俄罗斯旅行:圣母升天大教堂,位于修道院的中心位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