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是一首古诗,诗歌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
“ |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己。 谋己谬观光,牵迹强凄惶。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 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 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𬞟.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 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 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郢路少知音,丛台富奇士。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 文史盛纷纶,京洛多风尘。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不惜劳歌尽,谁为听阳春。 |
” |
— [唐代]骆宾王 |
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1]”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2]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人文课堂 |《诗经》的“六义”是什么意思?,搜狐,2019-09-24
- ↑ 刘勰和他的《文心雕龙》,搜狐,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