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地刷子石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刷子石松

中文学名:地刷子石松

拉丁学名: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

界:植物界

地刷子石松(学名: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 (L.) Holub)是石松科扁枝石松属植物 。

扁枝石松是石松科扁枝石松属植物,产于东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大部分省区。扁枝石松为传统药物,其味辛、味甘温;入肺、肝二经。它全草用药具有祛风活络、散寒止咳等作用,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手足麻木、外感风寒之咳嗽等功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石松类植物的研究比较活跃,从中发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和生物活性较强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性、抗丁酰胆碱酯酶性、抗细胞毒活性,和抗炎活性。

目录

形态特征

资源分布

化学成份

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小型至中型土生植物,主茎匍匐状,长达100厘米。侧枝近直立,高达15厘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小枝明显扁平状。叶4行排列,密集,三角形,长1-2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贴生在枝上,无柄,先端尖锐,略内弯,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草质。孢子囊穗(1) 2-5 (6)个生于长10-20厘米的孢子枝顶端,圆柱形,长1.5-3.0厘米,淡黄色;孢子叶宽卵形,覆瓦状排列,长约2.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本种可根据颜色分为两个变型。

扁枝石松(原变种)[1]

小型至中型土生植物,主茎匍匐状,长达100厘米。侧枝近直立,高达15厘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小枝明显扁平状,灰绿色或绿色。叶4行排列,密集,三角形,长1-2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贴生在枝上,无柄,先端尖锐,略内弯,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草质。孢子囊穗(1)2-5(6)个生于长10-20厘米的孢子枝顶端,圆柱形,长1.5-3.0厘米,淡黄色;孢子叶宽卵形,覆瓦状排列,长约2.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产东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大部分省区。生于海拔700-29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山坡草地。广布于全球温带及亚热带。

小型至中型土生植物,主茎匍匐状,长50-80厘米。侧枝近直立,高6-10厘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小枝明显扁平状,灰白色。叶4行排列,密集,三角形,长1-2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贴生在枝上,无柄,先端尖锐,略内弯,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草质。孢子囊穗(1)2-5(6)个生于长6-15厘米的孢子枝顶端,圆柱形,长1.2-2.5厘米,淡黄色;孢子叶宽卵形,覆瓦状排列,长约2. 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仅见于广西、云南、西藏。生于海拔1300-2100米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

分布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及亚热带,生于海拔700~29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山坡草地。

化学成份

含石松碱(Lycopodine)、扁平石松碱(Complanatine)、a-玉柏碱(a-Obscurine)等生物碱,以及三萜成分山芝烯二醇(Serratenediol)和山芝三醇(Tohogenol)。

药用价值

【药 名】:过江龙

【功 效】: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利尿。

【主 治】:治湿痹麻木不仁,筋骨疼痛,脚转筋,淋病,跌打损伤,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辛,温。①《滇南本草》:“性大温,味辛。”②《云南中草药》:“辛,微温。”入肝、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别 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金草、公鱼秧草、凤尾草、马尾松(《湖南药物志》、猴子草、猴子尾巴、舒筋草、乌龙不过江、过山龙、扫天晴明草、扁叶石松(《云南中草药》)

【处方名】:过江龙、地刷子、地刷子石松、舒筋草

【商品名】:地刷子、地刷子石松、过江龙,以株体肥壮、干燥、无泥土等杂质者为佳。

【考 证】:出自《滇南本草》。

参考资料

  1. 地刷子石松,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