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堵在路上的遐思(淮战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堵在路上的遐思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堵在路上的遐思》中国当代作家淮战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堵在路上的遐思

——生活漫笔之二

一大早,雨便淅淅沥沥地下着。

眼看上班时间到了,但瞧这雨的劲势,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于是,决定开车去。

没想到,欲速不达,一出小区大门就堵上了。拥堵的车排成了3+1条长龙——机动车道上3条,外加挤占到绿化隔离带右边非机动车道上1条,这还都是同向车道上的,若是加上对向车道上的,就成“非常6+1”+1,8条蠕动的长龙了。所有的后车头咬着前车的屁股,前车往前龟行蜗爬一截,后车跟着龟行蜗爬一截,前车屁股的红灯一亮,后车便也踩下刹车,挪一挪就停下,挪一挪就停下,煞是急人。

其实,我从家到单位,也就四五千米的样子,并不远。骑自行车去,也就15分钟左右。步行,多年前我曾卡过几次表,最快28分钟就从家门口走到办公室门口。开车,顺畅的话,当然快得很。我记得有一回,需要早早到办公室改份材料,凌晨五点钟开车从家走,一路大街上空空如也,几乎没行人,也不见一辆车,红绿灯也还没上班,只有中间的黄灯诲人不倦地眨眼闪烁,我一路畅奔无阻,只用了大约4分钟,便到了单位楼下。但话说回来,一旦堵起车来,那叫一个闹心,是20分钟到?还是半个小时到?甚至40分钟50分钟?心里一点准数没有。因为时间根本不由自己掌控,完全是听天由命的节奏。

有感于此,两年前就曾写过篇《时间与车》的杂文,大感开车上班、办事、开会路上时间无法把握之慨:出门早了,又不堵车时,瞬间可到,往往到得太早,显得太过积极;但卡着点出门,是断然不敢的,因为一旦堵车,非迟到、误事不可。所以,每每开会、约好时间点会客、办事,就很纠结,不知道是开车好,还是不开车好。开吧,怕堵,拥堵起来,连步行都不如!不开吧,又感觉不方便。真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矛盾与无奈,汽车作为物质文明发达社会的产物和标志,估计当初也没想到车多为患时在大街上龟行蜗爬的尴尬吧。

有鉴于此,平时上下班我便改成了骑自行车、改成了步行,既不耽误上班工作下班回家,又可一路饱览街头风景人间万象;既可逸兴遄飞,又活动了腿脚筋骨,实在是一举多得,惬意之至。

今天,若不是下雨,若不是为了少淋雨,我还会骑车子或者步行,哪怕它烈日炎炎,哪怕被晒得皮肤黝黑。按理说,下雨天堵车,太正常不过了,太合乎逻辑了。因为,往常如咱一样的不开车者,也纷纷开车出行了,岂有不拥堵的道理?

好在堵车堵惯了,我已耐得住性子,早不急不躁了。当然,关键是醍醐灌顶,豁然想明白了,晓得了急也无济于事,反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干着急白着急,一旦融入这拥堵的长龙,便只能听之任之,想退出来早由不得自己,后面的车还咬着你的车尾巴呢。想汽车轱辘变成飞机翅膀,这样的汽车好像还没造出来,也不能造出来,要造出来,估计大街上非乱了套不可!所以,此时此刻,任你是急性子,任你是暴脾气,最好乖乖地稳坐驾驭座,全当闲庭信步,休要急,莫要恼,不要撞上前车屁股了,索性打开车载音乐,听支喜欢的明星的歌,或者听首轻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望望车窗外被雨洗涮过的树木,那湿润的绿或许也能让你的心绪瞬间明媚起来,再或者想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总之,把堵车当作磨性子的好机会。反正,任你抓耳挠腮,任你火气上窜,任你嘟嘟囔囔,只能裹挟其中,一点办法没有,想加塞到另一条长龙,也是徒劳无益。成为“路怒一族”,那是缺乏涵养的表现,实在有辱斯文,有辱你光辉的形象。

随着汽车、高速公路、飞机高铁等快捷的交通工具设施的出现,电脑、手机、3G网、4G网以及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逼得越来越快,总是脚步匆匆,行色匆匆,那些恬淡幽雅的慢时光,悠闲自在的慢生活,倒成为奢侈品了。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有时候让人感到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很想慢下来,却没有机会,那为什么不把堵车当作享受慢时光慢生活的好机会呢?堵在路上,好不容易慢下来停下来了,多好,为什么要焦急烦躁呢?这个时候,我就想,即堵之,则安之。反正欲速不达,不如享受这难得的慢时光慢生活。任何事情有它坏的一面,也有好的因素。堵车,这看似糟糕的事情,却给了堵在路上的人们享受慢时光慢生活的好机会,就看你能不能让心跟着慢下来。慢下来,就会气沉丹田,一肚子的无名火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再不会为堵车耗费时间而着急;慢下来,就会海阔天空,云卷云舒,心情灿烂,宛若花开。

当然,如果再遇到下雨天,只要不是大雨倾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开车上班,披一袭雨衣,或者撑一柄雨伞,自由惬意地走在雨中,尽情享受雨润的凉爽,欣赏雨中的景致。

有时候想想,人生难免也会发生堵在路上的情形,换一种心境看待之,自会风景不同,亦会风光无限…… [1]

作者简介

淮战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