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複葉(Compound Leaf)是由多數小葉組成,如與同等大小的單葉來比較,雖然葉片的總面積減少了,但遭受風、雨、水所加到葉片上的壓力或阻力卻少得多,這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根據小葉在葉軸上排列方式和數目的不同,可分為掌狀複葉、三出複葉、羽狀複葉。[1]
簡介
二至多枚分離的小葉(leaflet),共同着生在一個葉柄上,稱為複葉,例如五加、楓楊。複葉的葉柄稱總葉柄(common petiole),它着生在莖或枝條上。在總葉柄以上着生小葉片的軸稱葉軸(rachis)。複葉中每一片小葉的葉柄,稱為小葉柄(petiolule)。小葉柄的一端連在小葉片上,另一端着生在總葉柄或葉軸上。複葉是由單葉經過不同程度的缺裂演化而來的,當單葉的裂片深達主脈或葉基並且形成小葉柄時,複葉便產生了。
組成
複葉(Compound Leaf)是由多數小葉組成,如與同等大小的單葉來比較,雖然葉片的總面積減少了,但遭受風、雨、水所加到葉片上的壓力或阻力卻少得多,這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1] 。根據小葉在葉軸上排列方式和數目的不同,可分為掌狀複葉、三出複葉、羽狀複葉。若干小葉集生在共同的葉柄末端,排列成掌狀,稱為掌狀複葉,如七葉樹。3枚小葉集生於共同的葉柄末端,稱為三出複葉,如苜蓿。小葉排列在葉柄延長所成的葉軸的兩側,呈羽狀,稱為羽狀複葉。小葉總數為雙數的,稱為偶數羽狀複葉,如花生;小葉總數為單數的,稱為奇數羽狀複葉,如薔薇;葉軸不再分枝的為一回羽狀複葉,如月季;分枝僅1次的為二回羽狀複葉,如合歡;分枝2次的為三回羽狀複葉,如南天竹。
種類
羽狀複葉(pinnately compound leaf):多數小葉排列在葉軸的兩側呈羽毛狀,稱為羽狀複葉。羽狀複葉的葉軸頂端只生有一片小葉,稱為奇數羽狀複葉或單數羽狀複葉(odd-pinnately compound leaf),如槐。羽狀複葉的頂生小葉有二枚,稱為偶數羽狀複葉或雙數羽狀複葉(even-pinnatelycompoundleaf),如無患子。羽狀複葉的葉軸兩側各具一列小葉時,稱為一回羽狀複葉,如槐樹。葉軸兩側有羽狀排列的小葉軸(rachilla),而羽狀排列的小葉着生在小葉軸兩側,稱為二回羽狀複葉(bipinnate leaf),如合歡。在二回羽狀複葉中的小葉稱羽片(pinna)。以此類推,可以有三回至多回羽狀複葉,最末一次的羽片稱小羽片(pinnule)。有的羽狀複葉的小葉大小不一、參差不齊或大小相間,則稱為參差羽狀複葉,如龍芽草等。
掌狀複葉
掌狀複葉(palmately compound leaf):在複葉上缺乏葉軸,數片小葉着生在總葉柄頂端的一個點上,小葉的排列呈掌狀向外展開,稱為掌狀複葉。例如,木通、五加。
三出複葉
三出複葉(terately compound leaf) :僅有3片小葉着生在總葉柄的頂端。三出複葉又有:羽狀三出複葉(ternate pinnate leaf),頂端的小葉柄較長,如大豆、菜豆、苜蓿等的葉;掌狀三出複葉(ternate palmate leaf),3小葉柄等長,如酢漿草、車軸草的葉。有些二回掌狀複葉和三回掌狀複葉實際上是二回三出複葉和三回三出複葉。前者如淫羊藿;後者如唐松草的葉。
單身複葉
單身複葉(unifoliate compound leaf):三出複葉的側生二枚小葉發生退化,僅留下一枚頂生的小葉,外形似單葉,但在其葉軸頂端與頂生小葉相連處,有一明顯的關節,這種複葉稱單身複葉,如桔。在單身複葉中,葉軸的兩側通常或大或小向外作翅狀擴展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