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裂委陵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多裂委陵菜

中文学名: 多裂委陵菜
别   称:白马肉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委陵菜属
种: 多裂委陵菜
采收时间:夏、秋季
毒   性:无毒

多裂委陵菜[1],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multifidaL.的带根全草。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止血,利湿热,杀虫之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崩漏,肝炎,蛲虫病。

入药部位

带根全草

性味

甘、微苦,性

归经

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炎,蛲虫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相关论述

《甘肃中草药手册》:“止血,杀虫,利湿热。主治外伤出血,崩漏,肝炎及蛲虫病。”

相关配伍

1、治创伤出血:白马肉适量,研末,外敷伤处。(《甘肃中草药手册》)

2、治崩漏(功效性子宫出血):白马肉30g,水煎服;或研末冲服,每次15g[3]。(《甘肃中草药手册》)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多裂委陵菜,又名细叶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2-40cm。根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被紧贴或开展短柔毛或绢状柔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3-5对,稀达6对;叶柄被紧贴或开展短柔毛;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疏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小叶片对生,稀互生,羽状深裂近达中脉,长椭圆形或宽卵形,长1-5cm,宽0.8-2cm,向基部逐渐缩小,裂片带形或带状披针形,先端舌状或急尖,边缘向下反卷,上面伏生短柔毛,稀近无毛,中脉侧脉下陷,下面被白色绒毛,沿脉密被绢状长柔毛;茎生叶2-3,形状与基生小叶相似,唯对数向上逐渐减少,托叶草质,先端切尖或渐尖,二裂或全缘。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被短柔毛,花直径1.2-1.5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先端圆钝或急尖,比萼片略短或近等长,外面被伏生长柔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微凹,长不超过萼片1倍,黄色;花柱近顶生。瘦果。花期5-8[4]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4500m的山地草坡、沟谷及林缘。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整地:播种前翻耕土地1-2次,并施厩肥或堆肥,作畦宽约1.5m。

种植:3月下旬,在畦面开沟,深6-7cm,沟距18-21cm,然后将种子与细土混和,疏播在沟中,覆土一层,浇水。

田间管理

播种后约3周出苗,当苗高3-6cm时匀苗,使每株相距12-15cm。以后每隔15天左右,除草松土1次。追肥第1次在幼苗期,第2次在生长花蕾前,前者以氮肥为主,后者以磷钾肥为主。干旱严重时须灌水。

饲用价值

多裂委陵菜植株低矮,全林质地柔软,叶片在茎杆均匀分布,无臭、无味,无刚毛、刺毛。多裂委陵菜从幼苗到果后的各个时期,都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一般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都比较高,粗纤维含量极低,具有易于消化的优点,维生素及矿物质丰富。其营养化学成分见表135。 多裂委陵菜多用于放牧,在天然草场上一年四季均可放牧牛、羊、马。多裂委陵莱茎秆叶片柔软无毛,春、夏、秋、冬,牛、羊喜食,夏、秋,马、牛最喜食;各类家畜常年采食全株。多裂委陵莱目前很少栽培,因其植株矮小,故一般产量很低,天然草场上伴生者与其建群种一般亩产青草100-200kg,折合干草40-75kg; 能形成层片或小群落的多裂委陵莱亩产干草25一40kg. 但再生力强,常年可用作牧地放牧。多裂委陵菜地上全草可入药,具止血、杀虫、祛湿热之作用[5]

参考资料

  1. 多裂委陵菜,植物网
  2. 多裂委陵菜的功能主治,中医世家
  3. 多裂委陵菜的相关配伍,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4. 多裂委陵菜的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5. 多裂委陵菜的饲用价值,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