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資治通鑑》(張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夜讀《資治通鑑》》是中國當代作家張筱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夜讀《資治通鑑》
明月窗前,天光如水。展卷夜讀,心潮亦因《資治通鑑》中人物命運而起伏澎湃。走過千年,我透過文字與之相對,想其形象,味其人生,思緒翩然。
品讀戰國秦漢篇,感受頗深的是帝王恃德得人之道,正如司馬光所言:「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魏文侯恃德得人。「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干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卜子夏、田子方皆世之名士,蜚聲各國,魏文侯仰慕他們,將他們請到魏國,而且拜之為師。另一名士段干木不喜為官,文侯每每拜訪都不得相見,文侯並沒有生氣,反而更尊敬他。雖然見不到段干木,但每當經過他家時,文侯都在車上敬禮以表示敬意,於是四方之才士因魏文侯恃德重賢慕名而來,為魏國效力,使其成為強國,首霸中原。戰國時期,天下紛爭,是利益至上、權謀盛行的時代,學問與名聲看起來都為虛,李悝、吳起、西門豹等人解決具體問題的才幹倒是各國國君崇尚的實。但魏文侯卻逆襲而上,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僅以名聲與學問就被文侯尊奉為師,待之以禮。天下人才看到文侯尊才下士,紛至沓來,魏國成為人才傾慕之地。恃之以德,使人心歸之。
《資治通鑑》對戰國時期着名的改革家商鞅着墨甚多,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但其本人遭車裂之刑,結局悲慘。商鞅實行新法之初,有許多人抗拒不從,商鞅徙木立信,漸漸地百姓和中下層官員認可了新法,變法初步成功。但深層次的推動依然受到了王公貴族的頑強阻撓,如果要繼續推行新法就必須立執法的威嚴,張法律的威力。恰逢太子犯法,商鞅便黥劓其師,以警示天下,天下遂從新法。此後,百姓再也不敢妄議新法,新法推行,秦國逐漸強大。
魏文侯以德治國,使魏興盛,然未用法治續之,其後魏衰;秦國因法治而強霸天下,席捲八荒,但不立德行,施以暴政,至二世而亡。以史為鑑,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各自起着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國家才能治理有序,社會才能健康運行。視之寰宇,凡是社會治理有效的國家,都堅持把法治作為治國之綱,同時注重用道德調節人們的行為。
掩書靜思,法治和德治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偏廢。當今之時,應立足於中國之國情,以道德滋養法治,以法治強化道德。我們年輕一代,要汲取歷史的、民族的精華,順應發展的潮流,讓歷史照亮我們的未來,在法治與德治共同作用下,使我們的國家發展更加理性健康,使我們的人民更加幸福美滿。
作者簡介
張筱,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