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庞培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是诗人庞培创作的诗歌。
作品原文
他在水流中耕地,
拔掉蒺藜种下豆荚
用空地上的阳光砍树,造屋。
夜里握着斧头,
静静等候霜降。
把它的翅膀叠到岩石后面。
默默计算着烟囱造价,
和旧门窗在北风里的位置
——他坚持在水深齐膝的
人类的孤寂中散步,
在日出时分垂钓。
他为自己的听觉造了一只小船——
月亮像一只垂落到我们生命中去的
测量用的铅锤。
作者简介
庞培,江苏江阴人,诗人、散文家,作品多样且带探索性,出版有散文集《低语》《少女像》《乡村肖像》《五种回忆》《小城童年》《忧伤地下读物》等;诗集《四分之三雨水》《数行诗》等。曾获1995年首届刘丽安诗歌奖,1997年第六届柔刚诗歌奖,2015年第四届张枣诗歌奖等。[1]
时值新诗一百年纪念时,庞培先生特别提及“引爆了一个时代的朦胧诗”。庞培先生说,他们这一代诗人都得感谢朦胧诗的兄长和前辈:食指、北岛、芒克、江河……“他们为我们打开了语言的、审美的、理念的、思想的闸门。没有他们,我们后来的文学面貌难以想象。”[2]
庞培认为,我们谈论的每一首诗都占据着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伟大的诗歌本身成就一种历史,过去、今天、未来都变幻成一个个活生生的诗歌瞬间,一个语言的活体。[3]
诗歌总有一个激活普通人情感的入口,一旦读者到达,此情感就已转化为人类的日常情感;诗歌有时也是对生活经验或现场事件的一种转录,一名作者创作时,所秉承的是人类情感、智慧、命运的伟大。因此诗歌是世界“忠实的肖像”,没有一首好诗不体现其伟大性。诗歌也因此超越国家、地理、种族、时空,使人类文明就如一个诗意的大家庭,人人皆在其中,每一种生命表达,都是亲人间的交流,不论生死无常,不分男女幼长。诗的声音将众人联结成一个文明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