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山朴》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寫的文章。
作品欣賞
——「大山朴又開了一朵花啦!」
是八月中旬的一天清早,內子在開着窗戶的時候,這樣愉快地叫着。
我很驚異,連忙跑到她的身邊,讓眼睛隨着她的指頭看去,果然有一朵不甚大的潔白的花開在那幼樹的中腰處的枝頭。
大山朴這種植物,——學名叫Magnolia……grandiflora——是屬於木蘭科的常綠喬木,據說原產地是北美。這種植物,在日本常見,我很喜歡它。我喜歡它那葉像枇杷而更滑澤,花像白蓮而更芬芳。花,通常是在五六月間開的。花輪甚大,直徑自五六寸至七八寸。
六年前買了一株樹秧來種在庭前的空地里,樹枝已經漸次長成了。在今年的五月下旬開過一朵直徑八寸的處女花,曾給了我莫大的喜悅。
但是離開花時已經兩月以上了,又突然開出了第二朵花來。
這的確是一種驚異。
我自己的童心也和那失了花時的花一樣,又復活了。我趕快跑下園子去,想把那開着花的枝頭挽下來細看,吟味那花的清香。
然而,不料我的手剛攀着樹枝,用力並不猛,那開着花的枝,就從那着干處發出了勃察的一聲!——這一聲,真好像一枝箭,刺透了我的心。
我連忙把樹枝撐着,不讓它斷折下來,一面又連忙地叫:「樹枝斷了,趕快拿點繩子來吧!」
內子拿了一條細麻繩來,我用頭把樹枝頂着,把它套在幹上。
內子又尋了一條布片來,敷上些軟泥,把那傷處纏縛着了。
自己的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懊悔。
——「這樣熱的天氣,這條椏枝怕一定會枯的。」我淒切地說。
但最初的驚異仍然從我的口中發出了聲音來:「為什麼遲了兩個月,又開出了這朵花呢?」隱隱有點迷信在我心中蕩漾着,我疑是什麼吉兆,花枝斷了,吉兆也就破了。
——「大約是因為樹子嫩,這朵花的養分不足,故爾失了花時。」內子這樣平明地為我解說。
或許怕是吧。今年是特別熱的,大約是三伏的暑氣過於嚴烈,把這朵花壓迫着了。好容易忍到交秋,又才突破了外壓和它所憧憬着的陽光相見。
然而,可憐的這受了壓迫而失了時的花,剛得到自行解放,便遭了我這個自私自利者的毒手!
1936年12月7日[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