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渡口区是重庆市辖区。处在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十二个组团之一。东临巴南区,南界江津区,西、北靠九龙坡区。在东经106°23'-106°31'、北纬29°20'-29°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016年全区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3个镇。
先秦时期,大渡口地属巴子国江州。秦汉时期,区境始属巴郡江州县。元代、明朝,区境仍隶属巴县。196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服务重钢,设立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及人文资源为主,主要有金鳌山、尖石山、大渡口森林公园、大渡口义渡公园、马桑溪古镇、堰兴剪纸等。大渡口已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市级文明城区、市级卫生城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区。[1]
目录
历史沿革
大渡口区
先秦时期,大渡口地属巴子国 江州。
秦汉时期,区境始属巴郡 江州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区境属 垫江县;北周明帝武成三年(561年),撤垫江县、 枳县置巴县,区境为 巴县属地。
隋、唐至北宋末,为 渝州所属巴县地。北宋末至南宋初,为 恭州所属巴县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为重庆府所属巴县地。
元代、明朝,区境仍隶属巴县。
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义渡,以江宽水缓,过江人众,渡口规模为沿江数十里之首,人称“大渡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服务重钢,设立大渡口区,面积7.46k㎡;1995年,重庆市区划调整,大渡口辖区面积增至102.82k㎡。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底,大渡口区辖5个街道、3个镇: 新山村街道、 跃进村街道、 九宫庙街道、 茄子溪街道、 春晖路街道、八桥镇、建胜镇、跳磴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渡口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南部,在东经106°23'-106°31'、北纬29°20'-29°30'之间。大渡口区东南与巴南区 花溪镇、鱼洞街道以及江津区 珞璜镇隔江相望,东北、西南与九龙坡区九龙、中梁山、铜罐驿、陶家、石板、 华岩镇毗邻。南北长17.25km,东西宽13.75km,幅员面积102.82k㎡。
地质地貌
大渡口区位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 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翼观音峡背斜东翼,其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晚期褶皱运动。构造形迹从西向东依次为:中梁山断裂带、金鳌寺(化龙桥)向斜、龙王洞背斜,沙坪坝至重庆解放碑向斜。区内褶皱均为缓倾没的平缓开阔式,轴部、翼部均由上沙溪庙组砂岩、泥岩组成,褶皱倾角2-8°,岩层产状平缓,倾角3-15°。中梁山断裂带从大渡口区的西南部穿越境区,属压扭性逆冲断层。
大渡口区属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影响,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长期剥蚀后形成丘陵。整个区域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逐渐由高向低变化,西部属中梁山脉,以低山为主,最高点海拔为650米,中部和东南部以中丘、浅丘、平坝和沿河阶地为主,最低点位于区内长江出境处海拔为150米,相对高差500米。
气候特征
大渡口区属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7℃,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常年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河流水系
大渡口区境内河流均属 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公里(除长江外)有三条,分别为跳蹬河、桃花溪和伏牛溪。长江干流绕区境而过,境内流程32公里;跳蹬河发源于九龙坡区华岩镇,经跳蹬镇从小南海汇入长江,境内流程25.8公里;伏牛溪发源于八桥镇公民村,汇入长江,长6.2公里;桃花溪发源于石桥镇,经城区直接汇入长江,长32.0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大渡口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泥岩、砂岩、河沙等。其中,石灰石主要分布于中梁山背斜低山地带, 白云石主产于雷口坡组地层。
水能资源
大渡口区水能资源主要是地表径流和过境水资源。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390万立方;过境水资源量达2805亿立方。
人口民族
人口2019年末,全区有户籍人口为27.6万人,比上年增加6650人,其中:男性13.5万人,女性1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698人,出生率为9.8‰;死亡人口1561人,死亡率为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全区常住人口3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37万人,城镇化率97.71%,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
民族
截止到2012年底,大渡口区有少数民族人口约3000人,占总人口的0.1%,主要有 土族、 回族、 苗族、 满族等28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初步核算,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6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0.1%;占GDP比重为0.4%,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98.5亿元,增长6.3%;占GDP比重为38.9%,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4.0亿元,增长4.6%;占GDP比重为60.7%,下降0.3个百分点。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530元。[1]
第一产业
201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4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9194万元,下降1.09%;林业产值3019万元,增长8.6%;牧业产值347万元,增长89.6%;渔业产值477万元,增长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82万元,增长7.4%。
2019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0.98万亩,蔬菜总产量1.68万吨;生猪出栏319头;山羊出栏173头;家禽出栏2.26万只。[1]
第二产业
2019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1%,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6.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营业成本增长12.1%。
产值分行业看,行业发展呈现不同趋势。从增长行业来看,金属制品业受区内部分企业市场订单大增影响,同比增长67.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大型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提升影响,增长51.1%;专业设备制造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增长11.1%;下降行业方面,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下降24.0%;食品制造业下降2.3%,;汽车制造业在市场整体行情不佳的情况下,下降5.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4%。
2019年从产品产量来看,传统产品与新兴产品增势差别明显。区内重要传统产品中,水泥、水泥熟料、钢材、啤酒、鞋等分别下滑9.9%、10.1%、4.3%、1.4%、5.0%,下降面较大。新兴产品表现优于传统产品,其中:电动自行车、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垃圾焚烧炉、玻璃纤维纱等分别增长76.7%、62.3%、53.3%、8.8%,其对应企业成为区内工业经济发展重要驱动。
2019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204.9亿元,增长14.3%;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700.6亿元,增长6.2 %。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15.8亿元,增长19.7 %。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19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5.1%;金融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2.2%;房地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同比下降1.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0.7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增长7.1%。
2019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机动车辆3012辆;其中:载客汽车20辆,载货汽车2992辆。全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2042万人公里,同比下降4.4%;实现公路货运周转量33981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3%;全社会客货运输周转量38.5亿吨公里,增长11.3%。
2019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140万元,同比下降3.3%。
国内贸易
201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3%。从商品销售情况看,全区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1.9%。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按投资用途分,基础设施投资[6]增长3.5%;工业投资增长15.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
对外经济
2019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1亿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出口10.6亿元,下降17.5%;进口7.4亿元,下降1.1%。
2019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7.7%。
财政金融
2019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19.2亿元,增长10.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亿元,增长7.2%,其中:教育支出5.8亿元,增长6.7%;科学技术支出0.4亿元,增长1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亿元,增加1.1%;卫生健康支出2.7亿元,增长9.5%。
2019年末,全区有金融机构43家,其中:银行21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1家,基金公司8家,保险公司4家,证券机构3家。全区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59.8亿元,增长14.3%;各项贷款余额为748.5亿元,增长14.1%。
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
2019年,全区受理1126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280项,实用新型744项,外观设计102项。651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74项,实用新型495项,外观设计82项。
2019年,全区共有279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7家企业拥有当年认证的重庆名牌产品13个。
2019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109所。各类学校教职工5153人,其中:专任教师3888人。各类学校招生人数17586人,在校生57587人,毕业生14275人。2498人参加高考,2314人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7.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1.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8.1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5.9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19.7万平方米,其他用房面积17.9万平方米。[1]
文卫体育
2019年,全区文化事业投入2405.65万元,年末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积2.4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藏书32.7万册。
2019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5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
2019年末,全区有医院(卫生院)38个,其中:综合医院16个,专科医院2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2910张。卫生技术人员3284人,其中:执业医师1072人,执业(助理)医师1234人,注册护师(护士)1581人,药剂人员164人,检验人员112人。医院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全区计划免疫接种率98.8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38‰。
2019年,全区举办运动会或比赛45场次,中小学校参加市级以上竞赛项目35项次,参赛总人数2751人。
民生保障
2019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19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96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4元,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746元,增长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30元,增长5.7%。全区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2%,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6%。
2019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1万人,增长5.1%;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万人,增长2.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7万人,增长3.7%,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8万人,增长6.4%;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4万人,增长0.7%。全区为2.6万人次的城市居民和0.3万人次的农村居民分别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39万元和168万元。
城市环境
2019年,全区电力使用量18355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电量6365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6.5%。天然气生活使用量174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6%。
2019年,全区空气质量在Ⅱ级以上天数309天,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2.8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5.8分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地面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019年,全区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986件,比上年增长9.1%;发现受理治安案件1946件,同比下降22.4%。人民法院结案案件数12311件,案件结案率91.21%,其中:刑事案件384件,行政案件224件,民事案件7686件,执行案件4017件。年末全区有律师事务所10所,律师80人;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58件;调解纠纷案件3882件;当年办理公证件数9562件。
安全生产
2019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2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2人,比上年下降3人;生产安全死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3.4万元,下降25.4%。
交通事业
公路
大渡口区公路里程达200公里,主要道路有重庆市内环高速、陈庹路、大件路、袁茄路、华福路、郭伏路、滨江路、中坝路、金建路、双山路、福茄路、新九中路等。
铁路
大渡口区为川黔、 成渝、襄渝铁路交汇,境内有6个火车站、7条铁路专用线。
水路
大渡口区境内长江干线通航里程32公里,主要有中交茄子溪码头、重庆新港码头、重钢码头、伏牛溪危险品码头、落中子散货码头等14个码头。
名优特产
于氏滴塑
于氏滴塑工艺起源于清末,采用泥沙、水泥为原料,用水调和后堆滴逐渐凝固的特性,塑造出融山水、自然、人文景观等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为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麦草艺画
麦草艺画经过选料、浸泡等处理,剖开整平压成片,进炭化后,经历画、印、剪、裁、编、雕、贴等工序处理,再制作出艺术作品。
堰兴剪纸
堰兴剪纸源于北宋时期,属于民间剪纸艺术,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景区景点
中华美德公园
中华美德公园位于大渡口区中心,与千亩双山公园相连,总占地面积约200亩,是中国第一个以“美德”为题材的主题式公园。
大渡口郊野森林公园
大渡口郊野森林公园位于凤阳村和公民村,规划分为“休闲游憩区”、“郊野活动区”、“餐饮娱乐区”、“生态保育区”四个功能区。
金色蛋糕梦幻王国
金色蛋糕梦幻王国为国家级AAA旅游风景区,占地170亩,有欧式城堡建筑群,是重庆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糕点生产基地。
相关视频
大渡口区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