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語: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おおさかしりつとうようとうじびじゅつかん),日本大阪市著名陶瓷博物館,以來自中國及朝鮮的陶瓷收藏著稱。美術館成立於1982年,曾經獲得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得到一批重要的捐贈。例如包括中國以及韓國千餘件藏品的「安宅收藏」,由住友集團協力捐贈給大阪市。大阪市政府因此動議新建美術館,專項展出。而博物館也不斷擴充藏品,逐漸躋身世界同類博物館的前列。[1]
館史
建館之前
安宅英一是日本十大商社之一「安宅產業株式會社」的第二代領袖,酷愛收藏,特別是在民藝學者柳宗悅的幫助下收集了大量從舊時華族家庭散落出來的中國古代瓷器。早在二戰前,安宅收藏就頗得聲名;而戰後的私人財產以及稅制改革,不僅未能使得藏品流失,反而堅定了安宅擴大收藏的決心[2]。隨著其他私立收藏機構關閉或者轉為國有,安宅收藏成為與出光美術館並稱的私人陶瓷館藏,日漸享有國際聲譽[3]。
1977年,財團破產,安宅英一的畢生收藏被三井住友銀行等16家機構沒收抵債[4]。1980年3月,住友集團屬下的21家企業決定把這一批藏品捐獻給大阪[5]。
建館與制度草創
1980年3月,大阪市政府決定接收安宅舊藏,這是美術館迄今最為核心的收藏。接著在來年2月之前,完成美術館建設的全部設計準備工作。同年9月,完成美術館運營條例,11月工程竣工,11月7日開展[5]。建館之初,儘管館藏精華是中國古瓷,朝鮮古瓷數量最多,但是依然舉辦了強調日本陶瓷地位的陶瓷史特展[2]。展覽持續到1983年1月14日[5],在吸取觀眾和學者的反應之後,調整了展品的比例[2]。1985年4月,仿效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成立會員制度,9月15日開始向會員定期發佈信息[5]。
制度調整
1995年1月17日發生阪神大地震。地震之後,美術館及時調整了經營原則,重視展品的抗地震防護,引進了黏性墊板、免震裝置等設備[5]。
2006年正式導入指定管理制度[5],成立專門鑒定委員會,委任著名陶瓷學者出川哲朗為學術負責人,並在2008年由他接任館長。
館舍
建築
美術館館舍由著名建築師橫川隆一設計[6] ,曾經於1984年3月31日獲得「建築美協奬」[5]。館舍將主要的展覽空間設置在二層,一層用作公共服務,並且利用欣賞中國陶瓷和日本韓國陶瓷所要求的不同氛圍,在局部設置夾層。[7]
室內設計
與簡明的流線設計不同,建築師充分考慮了欣賞不同陶瓷所需要的室內環境:中國陶瓷需要明亮的光線來展示質地的華美,韓國陶瓷需要柔和的光線讓觀眾可以近距離體味,而日本陶瓷則要求較為低矮的展台和令人沈靜的照明[8]。由於建館之時還沒有LED照明設備,而傳統燈具效果有限,建築師就盡可能利用側窗、高窗、漫反射採光等手段來模擬理想的照明效果。這種作法反過來又要求外部建築多做處理,使得原本簡單的外表面豐富起來。
室內設計的另外一處亮點是有一間展廳直接利用自然光線照明。這種設計手法在當時堪稱前衛,建築師利用陶瓷不易遇光變色的特點,做出嘗試。
參考文獻
- ↑ 美術館概況.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網站. [2013-06-17] (中文).
- ↑ 2.0 2.1 2.2 伊藤郁太郎. 美の猟犬——安宅コレクション余聞. 東京: 日本經濟新聞. 2007. ISBN 978-4-532-12413-7 (日語).
- ↑ Krahl, Regina; Harrison-Hall, Jessica. Chinese Ceramics: Highlights of the Sir 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 大英博物館提供圖片及資料協助 第一版. 倫敦: 大英博物館. 2009. ISBN 978-0714124544 (英語).
- ↑ 西川善文. 『ザ・ラストバンカー 西川善文回顧録』 第一版. 東京: 講談社. 2011. ISBN 978-4-06-216792-5 (日語).
- ↑ 5.0 5.1 5.2 5.3 5.4 5.5 5.6 美術館歷史.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網站. [2013-06-17] (中文).
- ↑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Crafts + 工藝生活:: 痞客邦::,2017/12/16
- ↑ 美術館設施簡介.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網站. [2013-06-18] (中文).
- ↑ 設施的特徵以及優勢.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網站. [2013-06-1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