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寨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太平寨镇'(TaipingzhaiZhen)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千米。北界长城。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太平寨村。东、西清河分别自长城城子岭口、大岭寨口流入,于太平寨城南汇合过境。
太平寨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千米。北界长城。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3.18万人(2002年)。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太平寨村。东、西清河分别自长城城子岭口、大岭寨口流入,于太平寨城南汇合过境。[1]
基本简介
太平寨镇,镇政府驻太平寨村。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29个村委会:太平寨一、太平寨二、太平寨三、太平寨四、北刘古庄、南刘古庄、东牌楼沟、好桫椤峪、北王庄、城子岭、兰城沟、高古庄、东赵庄、王家峪、大岭寨、北张庄、东辛庄、擦崖子、马庄子、韩家河、楼房峪、龙辛庄、鸽子庵、黄土岭、周家峪、马家峪、西沟、冯庄、水峪。
太平寨镇位于迁西县东北部21公里处,北邻宽城、青龙两县,东接迁安市,南临大秦铁路和三抚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迁西县经济文化重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544亩,林地134280亩。辖29个行政村,9608户,共31029人。2003年底,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64124万元,纯收入14673 万元;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27455万元,利税678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218 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100万元;完成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690元。
人文历史
据载:古时南太平山有马西雨为山寨王,北太平山有杨从巨为山寨王,该村在山涧,故取名太平寨。明代,曾有参将游击在此驻守,并筑有城堡。明隆庆二年改名为太平营,后又改名为太平寨。另有说法曰:汉代华佗、唐代孙思邈等名医都曾在此地治病救人,减少了疾病流行。因此,这里病死的人少于其他任何地方,故取名太平寨。后人为纪念几代名医,自唐代起建起了药王庙。传说孙思邈逝世于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故届时人们自发前来祭奠,以示怀念。1994年,一村对药王庙进行全新修缮后,每年前来祭奠人数达万人以上。[2]
特色产业
太平寨镇立足山场广阔优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2001年—2003年,投资近400万元实施了南大门万亩荒山开发工程,完成围山转整地7000亩,修路29公里,栽植各种果树50万株,修建集雨水窖300个,形成了以板栗、金太阳杏、爱宕梨为主的特色果品产区。现全镇有板栗树101万株,常年板栗产量100万公斤;在该镇大岭寨、城自岭、擦岩子一线长城脚下石灰岩带上,特产安梨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其中大岭寨安梨以其皮薄、肉厚、核小、酸甜可口闻名于京、津、唐地区。该村原有安梨树3万株,常年果品产量20万公斤。秋季安梨未下树,采购者已至。2003年,又投资4万元,新规划了600亩安梨基地,栽植安梨苗3.6万株;以南刘古庄、黄土岭为中心,辐射南片10村形成了3000亩的玉米种植基地;以楼房峪为龙头,带动东辛庄、太四村等村形成了800亩的药材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以铁矿、石灰石为主,已探明的铁矿储量2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200万吨,形成了铁矿采矿、铁选、烧结、炼铁一条龙生产,全镇共有大小矿点近100个,选厂50家,年产铁矿石100万吨,铁精粉50万吨;为开发石灰石资源,该镇谋划了30万吨水泥厂项目,正在广泛招商。[3]
旅游资源
太平寨镇旅游业前景广阔,资源丰富,有蜿蜒起伏的古长城遗址,有明代的古砖窑、古灰窑遗址,有传说中韩湘子读书成仙的攻书台,更有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36.7亿年前的麻砾岩。1978年,联合国地质科学研究会通过卫星对地球物理探测,在太平寨的西山发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太古代紫苏斜长麻砾岩,距今已有36.7亿年。一时间,太平寨便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许多科学家、诗人、画家和海外人士到此一睹古岩风采。2003年,该镇请市老促会领导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踏查,并进行了旅游开发策划和旅游特色产品设计,其中古岩制作的工艺品样品深受人们喜爱,非常抢手。今年,该镇已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列入重点工作。
社会事业
村道公路建设
太平寨还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镇内现有3处集贸市场,大型超市一处,商场、商店近百家,有中小学20所,高标准四层太阳能式教学楼一座。2002年,投资70万元修通了省政府确定的长城旅游路太平寨至金厂峪段13.3公里水泥路,投资150万元新建了三层镇政府办公楼,投资120万元新建了镇卫生院四层办公楼;2003年,投资50万元修通了长城旅游路龙辛庄至兰城沟段6.5公里水泥路,投资30万元,完成了镇敬老院翻建工程,使敬老院顺利通过了省甲级验收,重新对小城镇进行了规划,并请市规划设计院设计了占地408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今年已将落实城镇规划、建设中心广场、修通清河桥至太平寨6公里路作为重点工作。该镇还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办公室,真心实意为外来投资者和个体业主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服务。
项目建设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有时之士到此投资办厂,仅2003年,就有唐山市远大公司投资 480 万元,占地 40 亩的 30 万吨铁精粉精选厂、北京市海淀区客商投资 130 万元,日处理铁精粉 150 吨的龙辉烧结厂、迁西赵卫中投资 127 万元、日产高钙灰 150 吨的鑫民高钙灰厂三家外地企业落户该镇。今年,迁安客商段林铁投资1.5亿元、占地100亩、年产焦碳40万吨的焦化厂正在黄土岭村建设之中,年内完成一期工程。[4]
民俗风情
黄崖关
春节:在民间习俗中,春节是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在农村,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阶段。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相传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善恶。过去有“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谣,人们用糖瓜祭灶神,为的是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粘住灶君的嘴,免得在玉皇面前讲人间的坏话。还要供上黑豆、甘草和一碗水,以祭灶君所骑之马。灶上对联大都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一种迷信。在生产力和科学都不发达的年代,灶王便成了农民崇拜的对象。建国后,祭灶的习俗已经逐渐断绝。人们在这天都要“扫房”(也有的地方在二十四扫房),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这天早饭后,人们把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彻底清扫一遍,家具、衣服洗涤一新,干干净净的迎接春节。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民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也有说“二十四,写大字”的);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年画(指年画、窗花、对联等);二十九,糊香斗(烧香时用的香斗);三十儿,流油儿(指炼油、烧肉、炒肉);初一,初二磕头儿(指小辈的给长辈的拜年)”。这些天,人们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八,家家都在门口贴上大红醒目的春联,以此来烘托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表达自己的心理愿望。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俗称“大年三十”。这天,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共进丰盛的晚餐。旧时,在除夕之夜有“守岁”的习惯,全家坐在一起,欢欢笑笑,享受天伦之乐。在这新旧年交替之际,辞旧迎新,守岁至半夜,人们还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饺子。取其“更岁交子”(新旧年交替自子时起)之意。这大概是饺子的来历吧。
太平寨长城
阴历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近些年来,鞭炮、烟花工艺更臻精妙,创制了很多新品种,更给春节增添了欢乐气氛。初一早晨吃完饺子后,小辈要给长辈拜年,行作揖磕头礼。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在路上相遇,一般都说“恭喜发财”、“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乡邻如有不和睦者,也借此机会消除隔阂。正月初五称为“破五”,人们都在“破五”前后互相宴请,表示亲密无间,友好相处,以此来增进友谊。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节也叫“灯节”,本县在正月十五前后,许多乡村都举办花会,有旱船、中幡、高跷、秧歌、武会等等。他们都串村演出,演出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到了80年代,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元宵节更为隆重。这一天,县城里道道花会,接踵而至。到了晚上,还要举办放烟火、灯谜晚会、跑花灯等活动,烟花五彩缤纷,花灯别致新颖。县城的男女老幼、乡下的青年人等,都拥到街道两旁饱享眼福。观看者多达数万人。
元宵节吃元宵,因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吃了元宵就一家团圆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来甜糯软滑,味美可口。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人们传说,龙王在这天要去天宫领令,准备为民行雨。人们为使一年风调雨顺,做“龙皮”(煎饼)、“龙蛋”(粘饽饽)、“龙须”(面条)来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食用煎饼,粘饽饽和面条等。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主要风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袭下来的一种祭礼形式。近代,在清明节这天禁火寒食的人已基本没有了,但利用清明节悼亡祭祖的习俗却一直沿袭下来。人们怀念已故的亲人,在坟前烧香上供,在坟头上压纸钱,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怀念。建国后,上坟烧纸的习惯逐渐减少。但学生和教师们每年都要去祭扫烈士墓,缅怀先辈的功绩,从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渐已形成了一种新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即“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而来,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这天人们习惯在门上插艾蒿,包粽子,儿童带五色线。端午早晨,门上插艾蒿,传说是唐朝百姓在黄巢起义时为避灾难而沿袭下来的。其实,端午插艾,是讲卫生的习俗。因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这是一种值得继承的良好习惯。包粽子,相传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本县的粽子,多用黄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枣、豇豆等原料,用苇叶包成菱形。煮熟后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后,儿童们在手腕、脚腕上系五色线,说这样可以除病祛灾,长命百岁。据说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线,人们就把它当护身符了。这个习俗带有迷信色彩,建国后逐渐废除了。另外,还有儿童们有胸前戴荷包、剪纸葫芦贴在门上的习俗,据说它们可以收服瘟灾。在本年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过节,称为“躲端午”。这些习俗也已逐渐废除了。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见一次,普天下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两岸,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过鹊桥相会。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妇女们都在这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见面的时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们称七月七为“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打一盆水放在黄瓜架下,传说能在水中看到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影子。中午,她们往水盆中扔花针,如果花针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针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麻姑节:农历七月十五为“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无兄弟姐妹,她为了侍奉二老双亲,一直未出嫁。到父母双亡时,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无依无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投河而死。乡亲们念麻姑是个烈女,又是个孝女,便把蜡烛插在瓢上,点燃后放在河里,叫“撒河灯”,为麻姑照亮。同时还为麻姑摆上供品,烧纸钱,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对后辈子女也是个教育。此习俗建国后已经绝迹。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中秋节亲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这时的五谷杂粮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中午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要赏月,并吃些西瓜、月饼等圆形的食品,边吃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仙兔捣药等。外出办事或远离家乡的人,也要赶回家中团聚。新出嫁的闺女和未结婚的儿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来吃“餐遗”。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此时已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寒冷,人们都要换上棉衣,于是想到已故的亲人也该换寒衣了。旧时人们有在坟前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状)的习俗,叫作“送寒衣”,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悼念。此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见。
腊八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是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这一天煮粥祭佛,后来传为民间习俗。又一说,此时一年的收获已经完毕,应祭万物之神以表农家的心意。从古至今,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顿“腊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黄米、爬豆(豇豆)、大枣、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后香甜可口。人们习惯在这天腌“腊八蒜”。将剥好的蒜用醋浸泡,密封起来,20天后,蒜变成绿色,味道极美,是吃水饺的好佐料。旧时,出嫁不久的闺女在妈家“躲冬”,到这天吃过“腊八粥”就得回婆家准备过年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