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白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需專業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太白米,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 (Lingelsh.) Stearn的鱗莖。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西藏等地。具有理氣和胃,祛風止咳之功效。用於脘腹脹痛,嘔吐,風寒咳嗽。[1]

入藥部位

鱗莖。

性味

味辛、苦,性微溫。[2]

功效

理氣和胃,祛風止咳。[3]

主治

用於脘腹脹痛,嘔吐,風寒咳嗽。

相關配伍

  • 1、治胃痛腹脹:假百合2.1-2.4g,涼開水或涼生薑水沖服(生薑水必須放涼,否則服後即嘔吐)。
  • 2、治嘔吐反胃:假百合4.5g,硃砂七、八爪龍、太羌活各6g,祖師麻3g,陳皮9g。水煎服。
  • 3、治風寒咳嗽:假百合2.1-2.4g。蜜炙,姜水煎,放涼服。(1-3方出自《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g;研末,1.2-2.4g。

採集加工

7-8月採挖小鱗莖,去外皮,陰乾。

形態特性

小鱗莖多數,卵形,直徑3-5毫米,淡褐色。莖高60-150厘米,近無毛。基生葉數枚,帶形,長10-25厘米,寬1.5-2厘米;莖生葉條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1-2厘米。總狀花序具10-24朵花;苞片葉狀,條形,長2-7.5厘米,寬3-4毫米;花梗稍彎曲,長5-7毫米;花淡紫色或藍紫色;花被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2.5-3.8厘米,寬0.8-1.2厘米,先端綠色;雄蕊與花被片近等長;子房淡紫色,長1-1.5厘米;花柱長1.5-2厘米,柱頭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矩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1.6-2厘米,寬1.5厘米,有鈍棱。花期7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草叢或灌木叢中。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西藏等地。

藥材性狀

小鱗莖呈卵狀,兩頭尖,直徑3-5mm,鱗莖皮膜質,未成熟時白色,成熟後呈淡褐色至褐色,表面有8條縱棱,內表面有數層肉質鱗片緊報如米粒狀。下面有鬚根,上面有珠芽。以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藥理作用

鎮痛祛痰作用。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寬胸利氣,健胃,止嘔,鎮痛,止咳。治胃痛腹脹,胸悶,嘔吐反胃,風寒咳嗽,小兒驚風。」

視頻

「天天向上」治療胃癌的瀕臨藥材「太白米」

參考文獻

  1. 太白米 中藥查詢,2011-12-20
  2. 太白米 中醫世家,2011-12-20
  3. 太白米 中草藥,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