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誠信 你將有可能失去一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失去誠信 你將有可能失去一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誠信,就不知道他能做什麼。
原文
我是一張紙,不不,確切的說,我有時是一張紙上的契約,有時是一個word里的契約,有時僅僅就是一句話,無論形式如何,我的作用就是約定你的行為語言。
不得不說,從中國的古代到現在,我真的是發生了極其飛速又明顯的變化,當然,我沒什麼主動權,被動地接受着改變。
但是我對自己的地位心知肚明,我在這個社會上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這絕對不是自吹自擂,我確實目睹了遵守我的人和忽略我的人的不同結局,總想說些什麼,卻不知從何說起。
雖然我不是人,但是我也靈魂,我的靈魂就是「誠信」,這個你應該不陌生吧。誠信在最初造字的時候,「誠」就是信守承諾,「信」就是用言語保證。
你們的孔聖人也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誠信,就不知道他能做什麼。可是似乎從古至今,不守誠信的行為就受大家的吹捧。單單看我國古代的朝代更迭中,古代的封建官僚與老百姓之間,就存在着多少不誠信的行為。
我記得有個叫「田忌賽馬」的故事,這個故事常常被人稱頌,很少有反對的聲音,我今天就想說一說,孫斌其實就是在破壞契約精神,他用下等馬冒充上等馬、上等馬冒充中等馬,中等馬冒充下等馬,就違背了同等馬對同等馬的約定。
而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現在的人,都稱讚他的軍事才能、他的智慧,卻沒有一個人批判他的不足。孫斌這個人,我對他本人的才能是非常欣賞的,也知道這次賽馬對他的重要性,但是在誠信這一點上,我真的不敢苟同。
再說說諸葛亮這一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千古智者,我對他敬佩有加。「達治知變,正而有謀」、「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傑之才;有英雄豪傑之才者,未必有忠臣義士之節;三者,世人之所難全也。全之者,其惟諸葛亮乎」。
我看到了無數對其「仁、智、忠、義、禮」的稱讚,但是唯獨在「信」這方面,對諸葛亮評價是極少的。他與吳國的契約本是聯合抗曹,在周瑜取南郡前劉備就說,如果周瑜取不得,他再去,可還是在周瑜拚死打殺的時候,就私取南郡。
諸葛亮食言了,後來又取荊州而不還,氣死了周瑜。想一想,如果周瑜還在,他們合力一定能摧毀曹操吧。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但是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仿佛忽略了這一點。
我相信運氣的守恆的,孫斌後來在出山之後遭遇了巨變,變成了殘廢,雖然隱居,得了個安穩,但是沒有濟世的機會,沒有施展才華之地,想必也是終日鬱郁吧。諸葛亮毀了和吳國的契約,獨自對抗曹操,最後也落得個抑鬱而終,蜀國以「樂不思蜀」的劉禪終了了。可惜可嘆那!
在現代,也有很多人鑽契約的空子,那個法國逃票的留學生,因車票錢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得不償失;三鹿奶粉等不良商家,以次充好,雖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最終還是遭到了報應。
再看曾經有個企業,答應客戶實行「五包」,也堅守下去了,一度陷入了經濟的蕭條,但他們沒有放棄,最後獲得了全國的一致認同,這個企業家就是看到了我的力量啊!
其實,我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有時一個約會是契約精神,有時答應朋友的一件事也是契約,如果有個人總是遲到,總是不認真做答應朋友的事,看似是小事,其實我在這個人身上可能越來越失去分量了,他身邊的人和他在一起,也必然慢慢地失去了安全感,還有多少人會真正地相信他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