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夾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夾肌

夾肌 起自項韌帶下部和上位胸椎棘突,肌纖維斜向外上方。

分為二部:頭夾肌(splenius capitis)在胸鎖乳突肌上端的深面,止於乳突下部和上項線的外側部。

頸夾肌(splenius cervicis)在頭夾肌的外側和下方,止於上位三個椎的橫突。

一側夾肌收縮使頭轉向同側,雙側收縮使頭頸後仰。二肌均由第2-5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支配。

夾肌功能解剖:

夾肌(有頭夾肌、頸夾肌),是緊挨着斜方肌下方的、薄的、平坦的肌肉,它就像纖細的條帶覆蓋了其他部位。

頭夾肌位於斜方肌深面,起點廣泛分布於項韌帶、下部頸椎棘突和上部胸椎棘突,即項韌帶和第7頸椎至第第3胸椎( C7~T3)椎體棘突,後又逐漸變窄變厚,止於顳骨乳突和枕骨上項線的外側部。

雙側收縮則後伸頭頸部,單側收縮會側屈頭頸部、頭頸部旋向同側。受頸椎神經支配頭夾肌與頸前部大的胸鎖乳突肌形成一種有力的抗衡。兩側的頭夾肌形成一個倒「V」字形,當兩側平衡時可使頭部前後向位於肩胛帶中央。

與其深部的枕骨下肌相比,頭夾肌大而寬,使其成為頭頸部後伸、側屈和旋轉的更有效原動肌。它是頸夾肌的直接協同肌,但它比頸夾肌的附着點更靠上外方,因此在側屈和旋轉時比頸夾肌起的槓桿作用更好。 [1]

視頻

參考文獻

  1. 夾肌功能解剖」,個人圖書館, 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