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长江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奉节长江大桥又名奉节夔门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一座双塔双索斜拉桥,其主跨460米,目前在同类桥中居世界第4位;桥梁主塔高211.6米,居中国大陆同类型桥梁前列。
建设历程
奉节长江大桥于2001年12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长江三峡路桥公司2002年9月接手建设。该桥于2006年6月建成,2006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1]。
桥梁建筑
重庆奉节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距下游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60公里,距瞿塘峡口10公里。大桥全长930米,主桥主跨采用460米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大桥桥面宽18.5米,设计速度40km/h,通航净高18米。奉节长江大桥桥墩是国内最高的桥墩,南岸装机76米,北岸装机58米,水淹100米,主跨460米,双向四车道。创国内第三位、世界第四位,主桥长893米,引桥长32米,桥宽20.5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2],总投资2.48亿元,设计寿命为100年。
奉节长江大桥由中铁大桥勘测院有限公司设计,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大桥主跨采用纵向弹性约束体系、A形主塔、空间扇形斜拉桥索面、大直径钻孔桩基础等构造措施,以及挂篮浇筑0号、1号块和无劲性骨架的内爬架施工高塔等施工新技术。
(2)主墩通过采用单箱多室截面、加强各水位附近范围配筋等措施满足船撞时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同时通过合理的航标设置引导船只安全顺利通过。
(3)本桥承台以上主塔高分别206米和211.60米,采用了A形塔、无劲性骨架的。
(3)本桥承台以上主塔高分别206米和211.60米,采用了A形塔、无劲性骨架的内爬架施工高塔、索锚区设置环向预应力精轧螺纹粗钢筋等多项技术,保证了索塔的安全性能。
(4)就抗风稳定性方面,本桥采用了空间双索面和A形塔,通过斜拉索增大桥梁抗扭刚度,以提高抗风稳定性。综合考虑抗风、抗震及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配等因素,采用纵向性半漂浮体系。
(5)在大桥施工过程中,索力、线形以及结构应力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边跨合龙及中跨合龙均达到了毫米级的合龙精度,成桥线和索力的误差都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全桥主梁线形和斜拉索索力的预设最大误差值分别为±3cm和±5%,控制结果达到了预定的“双控”目标精度。
技术创新
(1)大桥主跨460m,位于同类型桥梁国内第三、世界第四。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设计重大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纵向弹性约束体系、A形主塔、空间扇形斜拉索面、大直径钻孔桩基础等构造措施,以及挂篮浇注0#、1#块和无劲性骨架的内爬架施工高塔等施工新技术,实现了大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其合理优质的设计,创新技术的研制和应用,对今后同类型桥梁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2)本桥位于三峡库区,主墩淹没水深最高达95m,水位变幅大,设置墩外防撞装置造价太高。如何以经济合理的设计满足主墩在船撞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本桥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主墩通过采用单箱多室截面、加强各水位附近范围配筋等措施满足船撞时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同时通过合理的航标设置引导船只安全顺利通过。
(3)本桥承台以上主塔高分别为206m和211.606m,采用了A型塔、无劲性骨架的内爬架施工高塔、索锚区设置环向预应力精轧螺纹粗钢筋等多项技术,保证了索塔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我国高索塔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4)本桥地处峡谷,风环境较为复杂,且墩高、跨大、宽跨比小,抗风稳定性相对较差,所以抗风稳定性是本桥的一项关键技术问题。采用空间双索面和A形塔,通过斜拉索增大桥梁抗扭刚度,以提高抗风稳定性。综合考虑抗风、抗震及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配等因素,采用纵向弹性半漂浮体系。
(5)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成功运用“无应力状态”控制理论。奉节大桥在施工过程中索力、线型以及结构应力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边跨合拢及中跨合拢均达到了mm级的合拢精度,成桥线型和索力的误差都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全桥主梁线形和斜拉索索力的预设最大误差值分别为±3cm和±5%,控制结果达到了预定的“双控”目标精度。
视频
奉节长江大桥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重庆奉节夔门长江大桥通车,中国政府网,2006-7-1
- ↑ 奉节夔门长江大桥灯饰工程6月中旬全面完工!,搜狐,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