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契丹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契丹人 (中國古代民族)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遊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國及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但受到通古斯語族的強烈影響。契丹人的風俗習慣與漢人不同。契丹人髡髮,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褲腳放靴筒內。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遼國契丹人只有皇族帳和後族帳的人才有姓,兩帳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沒有姓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還有一部分發展成當今的達斡爾族,和雲南的一個叫做「本人」的群體。由於金帳汗國自13世紀至15世紀長期是歐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稱中國北方為契丹,後該詞泛指中國。在一些國家的語言例如俄語中至今猶稱中國為「契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契丹人 外文名 The Qidan nationality
簡   稱 契丹 語   言 契丹語
主要領袖 大賀咄羅,耶律阿保機等 後 代 達斡爾族、雲南本人群體

簡介

契丹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深遠影響的少數民族。「契丹」本意為鑌鐵,表示堅固。由於契丹的名聲遠揚,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做「契丹」。

6世紀前期,契丹族尚處在部落階段,唐初形成部落聯盟,曾臣服於漠北的突厥汗國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契丹與唐朝之間,既有朝貢、入仕和貿易,也有戰爭和擄掠。公元906年契丹聯盟可汗痕德堇可汗臨終前遺命推選阿保機為汗。後來耶律阿保機在907年舉行儀式登可汗位,915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遼,遼成為中國北方統一的政權,其疆域東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長城,北絕大漠。1125年,遼為金所滅,此後契丹逐漸被融合。

契丹是一個進取開放的民族,通過與中原及西方的密切交往,創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契丹人採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又仿漢制實行科舉,制訂成文法典。建立全體男丁皆入兵籍的兵制,又依本身遊牧民族習俗而首創五京制。共建有5個都城,即上京、中京、東京、南京和西京。其中首都遼上京和陪都遼中京均建在北方草原契丹本土內(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是著名的草原城市。

契丹人於920年仿漢字偏旁創製了契丹文字,史稱大字,後又仿回鶻文創製了契丹小字。契丹文字的創造標誌着契丹族的進步。契丹人還喜歡繪畫,皇太子耶律倍便是契丹國著名的畫家,尤其擅畫馬。契丹族廣建佛寺和佛塔,使遼王朝的文化頗為昌盛。內蒙古草原東部是契丹族的發祥地,也是其立國後統治的中心區。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契丹族遺蹟遺物,成為草原文明繁榮的象徵。

契丹王國在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方面,也有很大貢獻,由於遼國的疆域東西橫長,正好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渠道。在遼代貴族墓葬中出土的琥珀瑪瑙和玻璃籌文物,很多都來自西方。

自元末明初以來,契丹族卻從史籍中突然消失。阜新,開州立縣是從遼開始,阜新被史學家稱為契丹人的「故地」和「搖籃」。遼時,阜新建有頭下州9座,人口達20萬。可以說,阜新與契丹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起源

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

傳說

北方大草原流淌着兩條河,一條從大興安嶺南端奔騰而下,契丹人稱其為西拉木倫河,亦稱「黃水」,文獻上寫作「潢河」;另一條河自醫巫閭山西端而來,名為老哈河,亦稱「土河」。契丹民族就興起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這一地區民族的遷徙、融合呈現出十分頻繁複雜的狀態。

契丹人關於自己始祖有這樣的傳說,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倍感天宮的枯燥寂寞,她駕着青牛車,從「平地松林」沿潢水順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寶馬,從「馬盂山」隨土河一直向東信馬由韁。青牛和白馬,在潢水與土河的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鬆開馬韁,相對走來。兩人相愛了,結合了,繁衍了。儘管青牛白馬的故事流傳很廣,但有關遼朝方面的史料中卻鮮有記述,僅有的一條記載見於《遼史》卷三七《地理志》(一)上京道「永州」條:(永州)有木葉山,上建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在南廟,可敦在北廟,繪塑二聖並八子神像。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這無疑是有關青牛白馬傳說的最權威、最準確的記述。由此可知,契丹族發源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確為信實。

族源

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最早記載見於《魏書》。《魏書》在記載與北魏政權聯繫和交往的各部族時,首次為契丹和與它關係密切的庫莫奚(也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原與契丹同屬一支,後分開,再後又被契丹吞併)立了專傳。此後,《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會要》、《五代會要》、《冊府元龜》、《文獻通考》、《宋會要》等,都有關於契丹人活動情況的專門記錄。上述文獻在記載契丹人的起源時,大致有「匈奴說」和「東胡說」兩種意見。這兩說又派生出另兩說:一說「是匈奴和鮮卑融合的產物」,一說「起源於鮮卑系的別部而不是鮮卑的直接後裔」。

筆者認為契丹出自東胡或鮮卑宇文部的說法是正確的,因為鮮卑出自東胡,《後漢書》等有明確記載;契丹來源於鮮卑或鮮卑宇文部,出自當時人和稍後唐人之筆;契丹為「匈奴之種」,則是數百年後宋人的說法。當然,鮮卑族的成分很龐雜,其中確實有人認為契丹為東胡系統東部鮮卑宇文部之裔,來自匈奴的「余種」,宇文部更是如此。公元89—105年(後漢和帝永元年間),匈奴被漢將耿夔擊破,北單于逃走後,鮮卑進據匈奴故地,「有十餘萬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鮮卑。然10餘萬落匈奴人並未繼續以匈奴為號,而「皆自號鮮卑」了。此後,在與原東胡種的鮮卑人長期錯居雜處中,由於相互通婚等影響,差別越來越不明顯,當然不能把又經歷了數百年後的契丹人看作是「匈奴之種」,何況民族不是血緣集團,它在形成過程中雖有一個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張正明指出:「契丹有一個傳說,認為始祖發跡在木葉山;還有一個迷信觀念,認為死後靈魂要回到黑山去。木葉山和黑山都在鮮卑故地,這可以幫助說明契丹確實源出鮮卑,並非匈奴遺種」者即此。後世治契丹民族的學者簡言之,契丹族源,出於東胡,源於鮮卑,是東部鮮卑宇文別部之一。

族稱

「契丹」之名,始見於北齊天保五年(554年)成書的《魏書》。據《魏書》的《契丹傳》云:「登國(386—395年)中,國軍大破之,遂逃迸,與庫莫奚分背」,即在北魏時期。源於鮮卑,是東部鮮卑宇文別部之一。而漢人記契丹事,以《資治通鑑》為最早,謂406年初(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二月,北魏天賜二年),「燕王熙襲契丹」。契丹稱號見於朝鮮《三國史記》更早,378 年(高句麗小獸林王八年,東晉太無三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麗「北邊,陷八部落」。說明契丹為號,不會遲於406 年,比北魏建國稱號早11年。實則,契丹人用「契丹」作稱號的時間應在4 世紀中葉。《新唐書》等明確指出:「至元魏,自號曰契丹。」有的學者則認為漢以來即有契丹之號。有的學者認為契丹一詞出於宇文氏酋長名字之演變,約當西晉末東晉初,其異名已顯,意為「鑌鐵」。一般我們認為契丹,漢譯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給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通行說法為「鑌鐵」之意。另外說法有:「切斷」說、「刀劍」說、「奇首之領地」說、「酋名」說、「寒冷」說、「大中」說、「草原、沙漠或與森林相關的意義」說等等。

綜上所述,契丹本屬東胡族系,是鮮卑的一支,4世紀中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遊牧於潢水(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的錫拉木倫河)、土河(今赤峰市境內的老哈河)一帶。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契丹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深遠影響的少數民族。俄國人到目前為止仍然稱中國為Kitan(契丹),稱中國人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語希臘語和中古英語中把整個中國稱為契丹(讀音分別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獻中常把北中國稱為契丹(Khita,Khata),相傳哥倫布航海的目的就是找尋傳說中的契丹。在中世紀從中亞直到西歐,「契丹」一直是對中國的一個通稱。在他們眼中契丹是古代中國的代名詞,可見契丹民族的對世界的影響。契丹族雖然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了,但「契丹」的影響直至今日仍橫跨歐亞。

民族歷史

契丹崛起

契丹源於東胡鮮卑,與同樣說蒙古語的室韋、庫莫奚是同族異種。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設置松漠都督府,酋長任都督並賜李姓。

歷代可汗

契丹族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古契丹分八部,涅里是遼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選一次可汗的習慣,早期可汗都在大賀氏家族中產生,中期在遙輦氏中產生,最後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統一的契丹。

大賀氏首領時期

6世紀前期,契丹族尚為部落階段,唐初形成部落聯盟,曾臣服於漠北的突厥汗國。唐武德二年(619年),酋長大賀咄羅率軍進攻平州。武德六年(623年)遣使到長安,給唐高祖進貢名馬、豐貂,但其政治立場仍趨向於突厥頡利可汗。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大賀摩會率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賜給契丹首領旗鼓,後來成為契丹可汗權位的象徵。契丹與唐朝之間,既有朝貢、入仕和貿易,也有戰爭和擄掠。後唐太宗以契丹部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遼一帶),以大賀窟哥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但其孫大賀阿卜固在位時卻開始夥同奚族騷擾唐朝邊境,被擒送洛陽。唐高宗以窟哥孫子枯莫離為左衛將軍、彈汗州刺史,封歸順郡王;另一孫子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繼統契丹8部。

武周建立後,契丹受不了壓迫,於是於萬歲通天元年五月十二日(696年6月16日),盡忠與其妻弟孫萬榮反,攻陷營州,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盡忠自立為無上可汗,這是契丹人首次稱汗。武則天大怒,改盡忠名為李盡滅,孫萬榮為孫萬斬,並派兵圍剿,卻被盡忠擊敗。後盡忠病死,李萬榮(即孫萬榮)繼位,繼續盡忠的事業。不久萬榮兵敗,被家奴殺死。開元二年(714年),盡忠堂弟李失活與奚族首領李大酺到長安見唐玄宗,玄宗恢復松漠府,以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衛大將軍,並將永樂公主嫁給他。

六年(718年)失活死,堂弟李娑固襲位。靜析軍副使可突於驍勇,深得眾心,娑固很忌憚他,欲除之而後快。開元八年(720年)可突於反攻娑固,娑固投奔營州,聯合李大酺反擊可突於,卻均被可突於擒殺。可突於立娑固堂弟李郁於為主,唐玄宗令襲爵,並賜以燕郡公主。郁於病死,其弟李吐於襲爵,仍以燕郡公主為妻。吐於忌憚可突於,攜燕郡公主來唐,不敢復回松漠。可突於復立盡忠弟李邵固為主,唐玄宗拜邵固左羽林軍員外大將軍、靜析軍經略大使,改封廣化郡王,賜以東華公主。邵固回松漠後,派可突於入朝進貢,中書侍郎李元紘不禮遇他,可突於不悅。開元十八年(730年),可突於殺邵固,立遙輦屈列為王,率部落並裹脅奚族投降突厥,東華公主逃跑投靠平盧軍。可突於連續廢立可汗,甚至不再從大賀氏家族選立可汗,可汗人選從此轉入遙輦氏家族。

遙輦氏首領時期

可突於立遙輦屈列(又名楷特)為窪可汗,並與奚族投降突厥。開元二十年(732年),唐軍大破契丹,俘獲甚眾,可突於逃跑,奚族投降。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可突於復進兵,又被打敗,屬下六千人被殺。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張守珪進逼可突於,可突於先詐降,後又欲投奔突厥。十二月,張守珪派遣管記王悔和契丹衙官李過折聯絡,李過折夜斬可突於、屈烈數十人,歸降唐朝。

唐玄宗拜李過折北平郡王,授特進,檢校松漠都督。當年,可突於餘黨泥禮(即耶律涅里或耶律雅里,耶律阿保機之始祖)弒殺李過折及其子,屠滅其家,其子李剌干逃至安東都護府,唐朝拜為左驍衛將軍。泥禮任夷離堇(夷離堇掌兵權),殺過折後自任松漠都督即契丹主,後來禪位給遙輦俎里(漢名李懷秀),立李懷秀為阻午可汗,自此耶律氏世襲夷離堇職位。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滅亡,契丹投降唐朝,唐玄宗賜漢名李懷秀,拜松漠都督,封崇順王,賜以靜樂公主。半年後,懷秀不堪安祿山欺凌,殺公主與奚一起反唐。之後,與安祿山多次交戰,勝負參半。天寶五年(746年),唐朝封胡剌可汗遙輦楷落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楷落在位至安史之亂結束,唐朝與契丹之間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

蘇可汗時契丹依附回紇,自蘇可汗開始唐朝不再冊封契丹首領為松漠都督。鮮質可汗時曾七次遣使至長安朝貢唐朝,昭古可汗時遣使四次。會昌二年(842年)唐朝破回鶻,耶瀾可汗遙輦屈戍內附。咸通年間,巴剌可汗習爾之遣使者到長安朝貢之後,契丹部落在100年的低谷後又逐漸強大。

痕德廑可汗遙輦欽德時契丹征服了奚、室韋,多次入侵幽州、薊州,結果遭割據勢力劉仁恭報復。劉仁恭火燒草原,致使契丹損失很多良馬。欽德只好獻良馬求牧地,劉仁恭同意了。後又違約入侵,劉守光戍守平州,契丹率萬騎,劉守光議和,伏兵擒其大將。欽德納馬五千以贖大將,劉守光不許。欽德十年不敢近邊。痕德可汗死於906年十二月。迭剌部的耶律氏家族興起,世代擔任契丹部夷離堇,權威日盛。到了痕德廑可汗時期,耶律阿保機擔任夷離堇,在欽德死後,阿保機不再從遙輦氏家族選擇可汗,而是把旗鼓收歸自己所有,自己擔任了契丹部的可汗,從此,可汗的選立就轉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了。

耶律氏首領時期

痕德廑可汗死後,907年,耶律阿保機成為可汗,可汗選立轉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

本來按照原始的軍事民主制和選汗制,一旦可汗之位轉入一個家族,那麼這個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機會當可汗。但是阿保機在位時期,羨慕中原王朝文化,希望可以和中原皇帝那樣採取終身制,所以到了改選之年拒絕讓出汗位。所以在汗位的誘惑下,阿保機的幾位弟弟決定逼迫他進行選舉,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的三次「諸弟之亂」。阿保機憑藉他的智慧和可敦述律平的輔助,成功地粉碎了他弟弟們發動的一次次叛亂。

內部穩定之後,其他七個部落的首領不服,也希望當可汗。於是阿保機在述律平的幫助下,引誘七部首領來鹽池赴宴,成功殺死七部首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鹽池之變」,從而清除了反對勢力,統一了契丹八部。916年,阿保機稱皇帝,建國號「大契丹國」,年號神冊,阿保機即遼太祖,從此契丹的可汗成為歷史。

建立遼朝

晚唐時契丹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乘唐朝內亂統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後於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後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和征服奚、室韋、阻卜等部落,並且握有蒙古地區的產鹽區,在軍事與經濟方面都十分強盛。915年耶律阿保機出征室韋得勝回國,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灤河邊建設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即遼太祖。

遼太祖掠奪中原的人口,收留因河北戰亂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風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們。並且任用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盧文進等漢人為佐命功臣。918年遼太祖建皇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羅城)。兩年後創建契丹大字並推行之。在軍事方面,他於925年東征渤海國,於舊地建立東丹國以統治渤海遺民,冊立皇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遼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圖,然而於攻滅渤海後的隔年,在回師途中病倒,最後去世。其妻述律平宣布攝政,以次子耶律德光總攬朝政,屠殺政敵數百人以穩定政權。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遼太宗。930年,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遼太宗統一了契丹。

南下中原

936年後唐發生內亂,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自稱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請求遼太宗支援攻打後唐。遼太宗遂親率5萬騎兵,於晉陽、洛陽等地擊敗後唐軍,最後協助石敬瑭攻滅後唐,石敬瑭得以建國後晉。契丹國獲得燕雲十六州後,將燕雲十六州建設成為進一步南下的基地。

944年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他不願向契丹臣服,上表稱孫不稱臣。遼太宗趁機率軍南下,意圖一統中國。947年正月十日,契丹軍攻克後晉首都開封,後晉亡,契丹國占領大部分的中原地區。二月,遼太宗改國號為大遼,遼朝正式成立。雖然遼太宗有意長久經營中國的意圖,然而因縱兵掠奪人民財物,以及不讓諸位節度使返回鎮地,招來中原人民的反抗。四月,遼太宗被迫引軍北返,最後在河北欒城病逝。

947年位於中原的耶律吼等將領擁立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的太后述律平想讓其子耶律李胡繼承皇位,不同意耶律阮稱帝。太后派耶律李胡與耶律阮在遼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戰,最後耶律阮打贏了這場戰爭。在經過大臣耶律屋質的勸阻之下,太后才認同耶律阮的帝位。遼世宗在位期間,一直不忘占領中原的期望,多次對中原用兵。然而遼世宗好酒色,喜愛打獵。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興封賞降殺,導致朝政不修,政治腐敗。951年九月,遼世宗協助北漢攻打後周,行軍至歸化(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時,由於其他部隊未到,先行駐紮在火神淀。其間喝酒、打人、打獵,眾將很是不滿。最後被耶律察割殺死於夢鄉中。

文化

契丹人髮型

契丹是騎馬打天下的民族,騎兵部隊是其立國之本,契丹騎兵驍勇善戰,與宋、西夏戰爭中經常取勝。在契丹貴族墓葬中,均有殉馬或馬具隨葬,還有打馬球圖、引馬圖等壁畫。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白塔子遼墓出土的《契丹人引馬圖》,描繪了一個髡髮短須的契丹引馬,右手執杖,左手牽一匹膘肥體壯的棗紅馬。這是研究遼代契丹風俗、服飾及馬具的珍貴資料。馬鞍具和鑌鐵兵器也是契丹貴族墓中常見的物品,特別是契丹鞍,可以與中原的端硯、蜀錦、定瓷並稱,被北宋人評為「天下第一」。出土於赤峰市大營子遼駙馬贈衛國王墓的銅鎏金馬鞍具等全套馬飾具,數量達l64件,反映了遼代馬具成套成成組配置隨葬的特徵。

瓷器

契丹瓷器是在契丹傳統制陶工藝的基礎上,吸收北方系統的瓷器技法而燒制的,在五代和北宋時期南北諸窯的產品中獨樹一幟。其中,具有契丹族傳統工藝的仿皮囊式雞冠壺可謂遼瓷中的典型器物。雞冠壺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堪稱國之瑰寶。此外,如內蒙古博物館館藏的三彩摩羯壺、「官」字款鑲金口白瓷盤、綠釉刻花鳳首瓶等瓷器,皆為遼瓷中的佳品。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松山區發現了松州窯,又稱「缸瓦窯」,這是遼金兩代的官窯址,被譽為草原瓷都。

金銀器

遼代金銀器是中國古代金銀器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了契丹貴族的奢華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本土文化與內地文化、外域文化之間的交融。遼代貴族墓葬中大量出土金銀器。如赤峰市耶律羽之墓中出土的花式口圈足金杯、金花工藝御賜「萬歲台」石硯、金花銀唾盂、摩羯紋金花銀碗,哲盟奈曼旗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鎏金道教銀冠、鏨花銀靴、金銙銀碟躞帶等,皆是遼代金器中之上品。

服飾

契丹王國與周邊各族各國的交往甚為密切,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尤其與漢文化的交融最為深入。以服飾為例,契丹人傳統的服裝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腰間束帶,下穿長褲,褲在靴筒之內。在內蒙古興安盟出土的大批契丹式服裝,表現了契丹服飾的豐富多彩。長0.7米,寬2.3米,為巨幅工筆重彩,具有晚唐至五代宮廷繪畫的風格。圖中女主人可能是從內地遠嫁到契丹的漢家閨秀,頗具中原仕女的風尚。此壁畫對於研究唐末五代的繪畫藝術及契丹與中原的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宗教

契丹王國統治者崇信佛教,自太祖以來一代勝似一代,至道宗時達到極盛。百多年間,契丹皇族和高級僧侶投入巨資,請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與寺院密不可分的遼塔和佛教法器也大量出現。內蒙古地區現存著名的遼塔有中京大明塔、上京南塔、慶州白塔、豐州萬部華嚴經塔等。在慶州白塔內出土的釋迦涅盤石雕像、萬部華嚴經塔磚雕菩薩頭像、白瓷迦葉、阿難像等文物,都是遼代佛教藝術的代表作。

後裔追溯

契丹後裔達斡爾族人
遼帝國的擴充

公元1125年,遼朝滅亡。此前一年,遼朝宗室耶律大石帶領部分契丹人北走。公元1134年,輾轉遷移到中亞的耶律大石帶領部分契丹人重建遼政權,史稱西遼,逐漸淡出歷史,融合為中亞各族的一部分。遼滅後,一部分契丹人融入蒙古、高麗等少數民族,其餘則進入河北和山西,本民族的特點漸漸褪盡。契丹作為一個完整的民族在元代已不復存在。DNA測序證明達斡爾人、雲南「本人」是契丹後裔。[1]

契丹族的消失讓許多學者困惑,難道他們沒有直系後裔繁衍至今嗎?一直將契丹人視為祖先的達斡爾人和雲南「本人」果真是他們的嫡系子孫嗎?帶者種種疑惑,記者專程採訪了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劉鳳翥先生,在劉老師的娓娓敘述中,歷史迷霧逐漸散開……

關於契丹人後裔,國內大概有兩處: 其一是: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匯處的達斡爾人,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當地傳說,幾百年前,一支契丹軍隊來到這裡修邊堡,從此便定居下來。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學者通過比較研究契丹族和達斡爾族的生產、生活、習俗、宗教、語言、歷史,找到了大量證據表明,達斡爾人是繼承契丹人傳統最多的民族。 但這些只是間接的證據,是不能給出定論的。 其二是:在雲南施甸縣,發現了一個仍在自己祖先的墳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統稱"本人"。在施甸縣由旺鄉的一座"本人"宗祠里,人們發現了一塊牌匾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本人"說,這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先祖阿蘇魯,並表明他們的契丹後裔身份。

有關專家用DNA技術認定達斡爾族及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為契丹族後裔。 但是我感興趣的是流落到中亞的契丹人,是否還有消息? 僅有的記載如下: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於1125年滅亡。在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率領一部分人向北進入漠北地區,後向西發展,征服了今天中亞的廣大地區。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1218年為蒙古所滅。 而此後在沒查到其他資料,流落到中亞的契丹人難道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淹沒在歷史的沙塵中了嗎?後有朋友指出:耶律大石離開天祚帝大營時,僅二百騎相隨。到可敦城後,發展萬餘人,可其並不等於都是契丹人。而是遼西北部共十八部人馬,有馬十萬匹。大石西征時打喀什又損失了一部分,也就是說隨大石西征並不是契丹人占主導的部隊,而是忠於他的各不相同的種族混成部隊。 這樣一來,我似乎有點明白了。其一,各不相同的種族混成部隊。其二,要在那個「除真主外,再無神靈」的地區,保留住自己民族「白馬青牛」的起源神話,幾乎毫無可能。何況還是種族混成部隊。 也許,即使有遺留在中東的契丹人,也不可避免的給徹底伊斯蘭化了。 但是,契丹畢竟是一個有自己民族文字語言的大族,難道就沒有他們的後人記載下他們散落到中東以後的故事嗎?金帳汗國解體後,蒙古人還寫下了一部盪氣迴腸的「東歸」傳奇,難道契丹人就真的遺忘祖先繁衍生息的棲息地,遺忘了祖先曾經締造過的輝煌,遺忘了祖先的文字和語言,遺忘了自己的根嗎? 契丹人如今何在?好奇的背後,亦多了幾分無奈。

如今,這個一直令歷史學家困惑的歷史之謎終於被破解:DNA技術解決了達斡爾族和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的源流問題。這個破解過程是這樣的:在雲南保山的5個小村莊,專家們取到了阿、莽、蔣姓「本人」和其他民族的血樣。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誌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經過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顯示出了準確的結論:達斡爾、阿、莽、蔣氏「本人」都是契丹後裔。而漢族與契丹人的關係微乎其微。

相關視頻

生活在中亞地區的契丹人後裔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