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莱格·卡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奥莱格·卡岗(Oleg Kagan 1946年11月22日-1990年7月15日)在苏联最东边的一个沙卡林岛(Sakhalin)上一个名为Yuzhno-Sakhalinsk的小村落出生,他的父亲具有犹太血统,在当地医院担任医师,热爱音乐。他的母亲是护士,也同样喜爱音乐与戏剧。没多久之后,全家迁移到拉脱维亚的首府里加(Riga),里加这个城市向来以各式各样的音乐生活以及音乐的教学品质著称[1]。
严师出高徒
七岁起,卡岗在布劳恩(Joachim Braun)的指导之下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十三岁时,库兹涅索夫(Boris Kuznetsov)在一次的学习考试中听到卡岗的演奏,印象非常深刻,遂邀请他到莫斯科音乐院就读。和布劳恩自由放任的教学方式相反,库兹涅索夫的指导是承袭自十九世纪的师徒传统。事实上,卡岗也是他的唯一入室弟子,他让卡岗安顿在他家,严格监督他的学习与生活的每个细节。在库兹涅索夫的严格教育之下,奠定了卡岗坚实超卓的技巧,更养成他严谨审慎的音乐态度。
库兹涅索夫过世之后,卡岗转而受教于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奥伊斯特拉赫始终对于这位地子的才华予以最高的评价,特别称赞他的小提琴演奏风格具有无比的深度,无暇的样式,以及完全将自我奉献给音乐的极致艺术表现。当奥伊斯特拉赫开始指挥时,他邀请卡岗与他合作贝多芬与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莫札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全集(后来也一起灌录了其中两首)。
多年之后,卡岗表达对于奥伊斯特拉赫的赞美:“对他的学生而言,他就像个父亲、像顾问、也像朋友一样。我受他的影响很大[2]。”
琴艺风格独特 深获好评
库兹涅索夫过世之后,卡岗转而受教于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奥伊斯特拉赫始终对于这位弟子的才华予以最高的评价,特别称赞他的小提琴演奏风格具有无比的深度,无暇的样式,以及完全将自我奉献给音乐的极致艺术表现。当奥伊斯特拉赫开始指挥时,他邀请卡岗与他合作贝多芬与西贝流士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莫札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全集(后来也一起灌录了其中两首)。
1969年在伦敦所演出的那场西贝流士协奏曲,堪称卡岗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因为钢琴大师李斯特(Sviatoslav Richter)也在场聆听,演出结束之后,立即邀请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与他合作。两人从此展开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不管在音乐的集中度以及艺术眼光的亲和性而言,都是无可匹敌的搭档。
苏联当局打压却难挡
尽管他在国际竞赛屡屡获奖,广受音乐评论家与观众的热情欢迎,他的职业演出生涯却总是充满各种逆境。1970年,当他正准备要开始在国际乐坛建立该有地位的时候,却遭受苏联当局的打压,阻止他离开苏联境内,禁止他出国巡回演奏,以至于接下来几年,他的名字在国际乐坛突然消声匿迹。即使后来他终于获准出国,但他坚持拒绝任何妥协的作风,加上他在专业上与性格上的一丝不苟态度,致使多项演出录音计画宣告夭折。世人必须面对层层阻碍,才慢慢开始认识他的音乐成就。
1989年,卡岗病情恶化,他选择将最后几个月的生命奉献给音乐,以始终如一的热诚与喜悦之情,带给听众无尽的感动。这种坚强的勇气与意志感动了身边的所有人。他依旧到处旅行演出,安排各种计画。观众也很快就注意到他的演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不论他到哪哩,观众的反应都是一样地热情,因为她们知道她们所欣赏的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更像是一种来自上帝的启示。对生命与艺术奉献的见证与礼赞。他对于音乐的奉献,至死方休。
坚持搏命演出
1989年当医生宣告卡岗病情过于严重,不宜离开位于吕贝克(Lubeck)的医院时,他还是不顾一切地亲自出席在克鲁特(Wildbad Kreuth )举办的室内音乐节(Chamber Music Festival Wildbad Kreuth)。 七月初,在他人的协助之下登台,借着一种特殊设计的椅子的支撑,使得他可以以一种几乎是站着的姿势拉奏小提琴。当时演出的曲目是莫札特的竖笛五重奏,其他同伴除了顾特曼之外,还包括了布鲁纳,Sviatoslav Moroz,以及小提琴家卡许卡香(Kim Kashkashian)。没几天之后,他与巴什梅特同台演出莫札特的最高杰作之一,交响协奏曲,这是他最后一次正式演出。
过世前几个礼拜,在杰利毕达克所指挥的慕尼黑爱乐的伴奏之下,他在慕尼黑爱乐厅进行了一次公开的彩排,那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当晚的正式音乐会因为病情恶化而取消。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转述,在彩排中他的演出具有无与伦比的力度与深刻的精神感受力,可惜似乎没有录音留下。
1990年7月15日,卡岗病逝于慕尼黑,享年仅43岁。他未能亲眼目睹克鲁特音乐节的开幕,不过他的妻子古特曼仍然持续筹画,终于在隔年,1991年,正式开幕。目前是世界著名的音乐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