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芬劇院 (溫哥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奧芬劇院
圖片來自ORPHEUM

奧芬劇院英語:The Orpheum)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劇院。劇院座落溫哥華市中心固蘭湖街,由溫哥華市政府轄下的溫哥華市營劇院營運。

奧芬劇院由蘇格蘭裔建築師馬爾庫斯·普里特卡設計[1],於1927年11月7日正式開幕[2][3]。劇院耗資125萬加元興建[4],可容納約2780名觀眾[3]。劇院當時稱為「新奧芬劇院」,以便與位於固蘭湖街761號的舊奧芬劇院區別。(舊奧芬劇院於1969年拆卸[5]。)奧芬劇院原用作歌舞雜耍表演廳,但隨著該種表演模式於1930年代日漸式微,東主Famous Players亦將劇院改為主要播放電影之用。

1973年,Famous Players決定將劇院改建成現代電影院,並全面更改劇院的内部裝潢[6]。公眾隨即發起「拯救奧芬」抗議和籌款活動,而著名美國演員傑克·本尼也前來溫哥華聲援[4][6]。1974年,溫哥華市政府宣佈斥資710萬元收購奧芬劇院[2],當中310萬元由市政府支付,而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卑詩省政府則各自提供150萬元[4]。劇院於1975年封閉以進行復修,再於1977年4月2日重新對外開放,自此成為溫哥華交響樂團的主要表演場館[2][7]。劇院於1979年被列為加拿大國家史蹟[8]

擁有 90 多年曆史的 Orpheum 是舉辦各種表演的絕佳場所,自 1927 年開幕以來已接待了數百萬人。這個華麗的場地是觀看您最喜愛的藝術家或體驗交響樂魅力的絕佳方式。內部採用古董裝飾、寬闊的樓梯和帶天花板壁畫和巨大水晶吊燈的圓頂禮堂。 溫哥華歐菲姆劇院於 1927 年作為電影院宮殿和雜耍屋開放,多年來一直是加拿大最大、最豪華的劇院。 溫哥華歐菲姆劇院於 1927 年作為電影院宮殿和雜耍屋開放,多年來一直是加拿大最大、最豪華的劇院。位於格蘭維爾街 884 號的 2,688 個座位的場地是一個備受喜愛的音樂會空間和建築瑰寶,於 1970 年代中期重新煥發活力,並於 1979 年被認定為國家歷史遺址。由溫哥華市民劇院運營,它仍然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音樂會之一大廳並提供各種古典和現代表演。它是溫哥華交響樂團(VSO)的永久所在地,並一直是溫哥華巴赫合唱團、溫哥華合唱團歌手、溫哥華室內合唱團和溫哥華獨奏會的主會場.

背景和歷史

Orpheum 由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蘇格蘭建築師 Benjamin Marcus Priteca 以“保守的西班牙文藝復興”風格設計,並由溫哥華商人 Joseph Langer 出資 125 萬美元資助。它是加拿大各地建造的 17 家類似劇院之一,租給了位於芝加哥的 Orpheum Circuit,最初根據其 3,000 個座位的容量、奢華的裝飾和完整的電影放映設施被歸類為電影宮。

它於 1927 年 11 月 7 日以雜耍表演的形式開放(第二天舉行了第一場音樂會),並繼續主持查理·卓別林、馬克思兄弟、魯迪·瓦利和其他隸屬於歐菲姆巡迴演出的表演者的表演。該劇院的常規雜耍節目僅持續了四年,之後經濟大蕭條、歐菲姆巡迴演出及其繼任者的崩潰以及公眾品味的變化導致其在 1930 年代初被 Famous Players 連鎖影院收購。

Orpheum 偶爾會繼續舉辦現場表演和音樂會,並且仍然是1930 年至 1959 年溫哥華交響樂團使用的兩個大廳之一。從 1930 年代到 1970 年代跨過其舞台的明星遊行包括瑪麗安·安德森、亞瑟·魯賓斯坦、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弗蘭克·辛納屈。他們提供的令人難忘的娛樂活動、當地人才的參與以及傳奇劇院經理 Ivan Ackery(1935-69 年)發起的許多引人注目的促銷活動確保了溫哥華社區對 Orpheum 的重要認識和欣賞,這強烈支持其1973 年,當劇院面臨拆除威脅時。 到 1970 年代初期,Orpheum 已年久失修,其所有者 Famous Players 制定了重建計劃,將其改造成多功能廳。 1973 年,溫哥華社區藝術委員會和該市市長 Art Phillips 發起了一項將劇院改造成永久性音樂廳的運動。在聯邦、省和私人的支持下,該市於 1974 年 3 月以 390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該劇院。在籌集了 320 萬美元用於修復和翻新後,該工作於 1975 年在溫哥華建築師Thompson、Berwick、Pratt 和 Partners 的帶領下開始。歐菲姆音樂廳於 1977 年 4 月 2 日重新開放,作為市民音樂廳和溫哥華交響樂團的官方主場,該交響樂團與莫琳·福雷斯特(Maureen Forrester)進行了首場音樂會。 在指揮家秋山和義的帶領下。

最初沒有裝飾的拱形橢圓形天花板在 1928 年隨著有聲圖片的推出而被鋪上隔音瓦。瓷磚在 1970 年代的修復過程中被拆除,圓頂上繪製了令人驚嘆的壁畫,使其成為禮堂的焦點。81 歲的托尼·海因斯貝根 (Tony Heinsbergen) 是劇院的原始設計師,他創作了以古典為基礎的俄耳甫斯形象,以及為他的音樂所陶醉的人群。

在修復過程中,舞台延伸到前兩排座位(減少了約 100 個座位),並拆除了懸掛系統和舞台幕布,為永久性管弦樂隊外殼讓路。聲學家 Theodore J. Schultz(紐約 Bolt、Beranek 和 Newman Inc. 的)進行了其他調整以適應管弦樂隊的聲音,包括麥克風和揚聲器系統(引起一些爭議)以將聲音均勻地分佈在整個樂隊中大廳。新的音響效果受到時任 VSO 首席小提琴手Gerald Jarvis 的稱讚,稱其為“一種歐洲的聲音,一種與許多北美音樂廳的臨床聲音完全不同的溫暖、慷慨的聲音”(多倫多星報,1977 年 4 月 4 日)。

劇院強大的 Wurlitzer 管風琴曾經用於無聲電影並安裝在液壓升降機上,現在由美國戲劇風琴協會的志願者修復。它偶爾被用於獨奏會和管弦樂隊,以及帕特里克·韋德(CBC MVCD-1019)的錄音。

1983 年,在史密斯街 601 號建造了一個新的入口和門廳,這是最初的建造者也計劃的,並在 1995 年對劇院進行了聲學升級。 2008 年,Orpheum 復興項目啟動,用新的座位、內部標牌和聲光鎖修復和翻新劇院,為 2010年冬奧會之前的文化奧林匹克運動會做準備,其中包括Feist、K'Naan 的表演、喬爾 Plaskett和明星。

2006 年,溫哥華市批准在舊國會大廈劇院和國會大廈 6 號綜合大樓的場地上建造毗鄰 Orpheum 的公寓綜合體,條件是該建築還將擴大 Orpheum 的後台區域。2011 年完成的 2300 萬美元文化投資項目包括擴建 Orpheum 舞台、14,000 平方英尺的排練室和 24,000 平方英尺的 VSO 音樂學院空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