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诠释生命的真谛(高应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如何诠释生命的真谛》是中国当代作家高应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如何诠释生命的真谛
当写下这标题时,心情是沉重的,甚至矛盾,以我的阅历、经历或年龄来讲,谈“生命”这严肃的话题,是不够分量的。我也不曾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只知道,生命是伟大、珍贵的。
生命是一部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相信很多人看到过这句话。可当活生生的生命从眼前消失时,心灵上非常的震撼和无奈,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那天是晴天,我在房间,忽然听见在客厅的老公叫我去阳台,出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对面楼下绿化树旁,躺着一位老人。心里一惊,老人怎么了?看见救护车开走了,老人已经没救了。有警察在保护现场,有几个围观的人。心里承受不了这种事情,不敢下楼去看个究竟。老人躺着的旁边是菜地,是不是在拾掇菜地,突发什么急病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老人的家人还没赶过来,应该上班了。大约九点多,来了一位女子,她的一声撕心裂肺的“妈,你怎么了”惊动了上空,人直扑了过去,可警察紧紧地拽住了她,不让靠近,因为老人死因不明,怕破坏现场。悲伤虚脱的她无法站立,满地打滚伤心欲绝地哭着叫着:“妈、妈…”边哭着边向老人方向爬去,为了近一点再看看她的母亲。张小娴的书中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现在对于老人的女儿,最远的距离就是生与死,无论怎么呼喊,老人都不会应答她了。
法医对老人检查之后,只见警察上到了楼顶,四处观察。发现顶楼的防护栏有断损的,其中一面损坏了几根铁栏杆,警察探出身子,来回试了几次。初步估计老人是从这里跳楼身亡的。后来听说,老人前段时间查出疾病,一个月的治疗费达一万左右,老人的老伴前年车祸去世了。有三个女儿,老人和大女儿生活在一起。老人得病后,面对高昂的医药费,觉得自己成了女儿们的累赘,活着便是负担。万般无奈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今年春节大年初四,老家的一位二十八岁的小伙子,因为女方加价谈好的彩礼钱,小伙子就想不开了,从十一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很多人说小伙子不懂事,就这么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没有想过父母以后怎么活。生命虽是你自己的,但得爱惜,自己都不珍惜了,认为活着多余,请问别人再对你好,又能怎样。网络上类似的新闻很多,但看过之后,除了惋惜,别无它法。不是冷漠,而是我们没法阻止事情的发生。
生命的意义我一知半解不能禅透。听过民间的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说的虽有点不好听,可理是对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曾充满深情地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颗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地活着。如果我能够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个生命的创伤,或者让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就不是徒然地活着。”
在白鹿原里看到这段话: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活着就有希望。不应该悲观,用凄凉的心去对待生命。生命是珍贵的,是美好的,不能轻易放弃的
三年前一位朋友遭遇车祸,人送到医院没有了知觉,昏迷不醒。县城的医院不敢接收,建议转入市里大医院。进入市里大医院,一直在无菌病房,昏迷了一个多月,医生都下了病危通知书,是钱、药、家人的爱在一点一点地延长他的生命。朋友在昏迷期间,无法正常呼吸,在喉咙处开了刀,插进管子来呼吸。治疗中朋友所受的疼痛折磨或许会让他感到生不如死。而亲人却要不一惜代价,那怕有一点点希望都不会放弃。不管邻里的议论,不管外人的不理解。只要他活着,只要他在那儿。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爱和善良的心去做不负生命的事。
人虽无权决定自己的生,但也不应轻易选择死。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下去,是每一个人终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最简单的理由是,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朋友劫后重生,有人问他当死神即将降临的那一刻,你什么感受,或者什么感觉。他说当时脑子就一个想法,完了!一辈子就这样完了!如果有来生一定好好地活。出院那刻,他重新站在阳光下,享受它的温暖。他说,活着真好!长这么大第一次发现阳光很暖,世间很美!
其实阳光还是那阳光,世界还是那世界,只是刚从鬼门关走回来的他,感受世界的心境不同罢了。
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了享受温暖的阳光和可爱的空气,认真地去欣赏人间的一草一木,享受花开刹那的喜悦,秋月似水的柔情。
活下来,没有负担地活着。我想生命的真谛在于酸甜苦辣各有滋味,需要我们以豁达的胸怀和平和的心态去品尝。认真负责地把生命中的每一天过得精致、精美或者纯净,不要为了追求结果而忽略了重要的过程,人生路上,处处有风景,只是你没有好好的欣赏罢了。 [1]
作者简介
高应兰,笔名落叶兰秋。连云港作家协会会员。手写我心,用朴实的文字抒最真的情感,用文字寻找岁月深处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