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孔雀石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孔雀石绿是一种有毒的三苯甲烷类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既是染料,也是消毒剂,可致癌。其制成可由1摩尔(mol)的苯甲醛和2摩尔的二甲苯胺在浓盐酸混和下,加热缩合成隐色素碱,在酸性下加过氧化铅使其氧化,并在溶液中沉淀出色素碱。

虽然称作孔雀石绿,但其实它不含有孔雀石(水合碱式碳酸铜)的成份,只是两者颜色相似而已。孔雀石主要用于铜的提炼和供作颜料,并不用于水产养殖业。

杀菌剂

孔雀石绿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晶体,可用作治理鱼类鱼卵寄生虫真菌细菌感染,如鱼场的鱼卵容易感染的真菌。孔雀石绿也常用作处理受寄生虫影响的淡水水产。但对于脂鲤鲶鱼等海产,孔雀石绿有高度毒性、高残留等副作用,故使用时,通常只下一半份量。

加拿大在1992年发现人类若进食含孔雀石绿的鱼类,会对健康构成重大影响,主要是孔雀石绿中的三苯甲烷基团可引致肝癌。因此,孔雀石绿被列为第二类危险物品,很多国家已经禁用。不过,基于孔雀石绿低廉的生产成本及容易使用,不少监管较弱的国家依然在使用中,有渔民在防治鱼类感染真菌时使用,也有运输商用作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

虽然2002年5月中国农业部已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但于2005年8月,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出口的鳗鱼产品,仍被验出含有孔雀石绿,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首次下令全面回收,数日后香港发现多种淡水鱼含有孔雀石绿,中国大陆因此禁止所有淡水鱼出口到香港。 同年9月1日香港于来自台湾青斑海鱼样本中验出孔雀石绿,中华民国渔业署表示会作出针对性检验。

染剂

孔雀石绿可用作生物染色剂,把细胞或细胞组织染成蓝绿色,方便在显微镜下研究。孔雀石绿也用作丝绸皮革纸张的染料。要制造孔雀石绿染料,首先将其溶于热草酸溶液,冷却后得草酸盐的结晶,或用盐酸中和后,加定量的氯化锌结晶出氯化锌复盐,成为绿色碱性染料[1]

危害

研究发现,孔雀石绿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快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2],其在养殖业中的使用未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 ) 的认可;根据欧盟法案2002 /675 /EC的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残留总量限制为2μg/kg;日本的肯定列表也明确规定在进口水产品中不得检出孔雀石绿残留;我国在农业行业标准《NY5071- 2002无公害食品鱼药使用准则》中也将孔雀石绿列为禁用药物。由于没有低廉有效的替代品,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屡禁不止。

危险代码:Xn,N

危险等级:22-41-50/53-63

安全等级:26-36/37/39-46-60-61

联合国编号:UN2811

检测方法

孔雀石绿在水生动物体内迅速代谢成无色孔雀石绿,而无色孔雀石绿的毒性甚至超过孔雀石绿,所以通常将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总量作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限量指标。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以理化检测法和免疫学检测法为主。其中理化检测法包括: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相较之下免疫学检测方法更为常用。

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酶联免疫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酶分子与抗体分子共价结合,结合产物不会改变抗体的免疫学特性,也不影响酶的生物学活性。此种酶标抗体可与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底物可在酶的作用下使其所含的供氢体由无色的还原型转变成有色的氧化型,出现颜色反应,颜色反应的深浅与样品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呈一定的比例,显色反应可通过酶标仪进行定量测定。ELISA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可分为: 间接竞争抑制法、抗体/抗原包被直接竞争法和夹心法。

其中间接竞争抑制法,是用人工抗原包被酶反应板后加入抗血清和待测药物进行竞争性结合反应,洗涤后板上只留有与包被抗原结合的抗体(一抗) ,再加酶标记物的二抗与一抗结合,洗涤后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反应的产物量与被结合的一抗和二抗量呈正比,与待测样品中相应的药物量呈反比。其特点在于一个一抗可结合多个二抗,放大待测物的量,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截至2013年的商品ELISA孔雀石绿试剂盒,都只能检测孔雀石绿总量,不能同时检测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各自的含量,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抗原抗体的类型,将目标化合物全部转化成相对应的形态。

视频

孔雀石绿 相关视频

孔雀石绿,名字很美,东西却很毒
孔雀石绿的危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