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孙予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孙予罕

来自 中国科学院大学 的图片

孙予罕,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在C1化学与工程,纳米材料合成和应用以及绿色化工等多个领域中开展研究工作。 孙予罕研究员是C1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C1化学与工程方面具有多年的研究基础积累,深得国内外同行认可。主要在承担并完成了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基金以及企业课题等项目。发表相关论文3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48项, 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团队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2], 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3]。同时,担任国际学术刊物"FUEL"编委、"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天然气化工"副主任编委等,以及中国化学会和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和中科院能源专家委委员等。孙予罕研究员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队伍,同时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能力,这些条件为本项目的执行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外文名称----Sun Yuhan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出生地点----上海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毕业院校----郑州大学化学系

人物经历

孙予罕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83年至1989年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获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9月至今历任: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所长助理、所长。1996年至2002年任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4]。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

孙予罕主要从事煤间接液化合成油品和化学品、CO2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同时开展相关纳米材料及其在绿色化学和光学中的应用研究。1992年至1995年在英国Brunel大学作访问研究。1994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9-200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访问研究。2004年获中科院载人航天贡献奖。2005年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山西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已授权40余项。现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山西省政府决策与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今任国际学术刊物《FUEL》编委,《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天然气化工》副主任编委,《催化学报》、《Particology》等编委。

2012年10月9日,任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任期5年)。

个人荣誉

中科院杰出成就团队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 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担任国际学术刊物"FUEL"编委、"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天然气化工"副主任编委等,以及中国化学会和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和中科院能源专家委委员

研究领域

孙予罕研究员主要从事煤和天然气液化制油品和化学品、温室气体CO2等捕获和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同时开展纳米多孔材料及其绿色化、功能化应用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研发。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主持并承担了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基金、基金委、国防科工委、中科院、上海市及国内外企业潞安、神华、BP、Shell和Total合作项目。

在煤/天然气合成油和化学品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863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项目,领导和组织了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确立了铁基浆态床合成油技术路线,解决了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尤其是碳化物活性中心的作用,完成了中试并取得重大进展,其结果超越了国际上代表性技术-南非SASOL公司的铁基合成油技术,而且催化剂性能至今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铁基浆态床合成油已完成16万吨工业示范,已被国家批准为自主技术实施百万吨工业化。与此同时,承担国家973课题和中科院创新项目,通过系统研究Co催化合成气制高品质液体燃料的作用本质,提出并验证了稳定Co催化活性中心的机理模型,研制出高活性和低甲烷选择性的Co基合成油催化剂,完成了Co基合成油固定床技术5000吨/年工业侧线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达到了与引领此项技术的Shell石油公司的等同水平,正在启动10万吨/年工业示范项目。此外,系统研究了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机理,提出并建立了CuFe和MoSx/MoCx催化剂体系双功能作用模型,被多次邀请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并获得了高效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完成了合成气制低碳醇技术的工业单管试验,得到了公开报道的最佳结果,将启动5000吨/年工业侧线项目。

在CO2转化利用方面,深入研究了CO2和甲醇出发合成碳酸二甲酯及其衍生物的新催化剂体系和新工艺路线,提出并实现了可大幅度降低成本的CO2经尿素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固体催化剂新合成路线。同时,开发了经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加成和酯交换的间接合成工艺线路的高性能催化体系和新工艺,发展了CO2合成碳酸二甲酯以及CO2制甲醇等含氧化合物的绿色方法。这方面的学术结果被广泛引用和被多次邀请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与他人合作提出了基于绿色碳科学的低碳复合能源体系的概念,正在得到相关能源领域的关注。

在溶胶凝胶化学和材料研究方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研究并实现了纳米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溶胶-凝胶化学合成的结构可控性,合成了分维结构可控的纳米晶溶胶,并开展了溶胶、凝胶、纳米多孔材料结构的表征及模拟,尤其是采用SAXS分析表征了有机官能化中孔材料的界面分形特征,为多功能催化剂和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已用于强激光器件化学镀膜技术。

孙予罕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此外,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领导和组织了国家科工委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项目GF-TXW,通过材料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和建模,解决了我国30年未能稳定生产满足重大需求的问题并实现了批量生产和型号应用。

科研项目

承担并完成了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基金以及企业课题等项目

代表论著

近五年代表论著

时间 论著标题 发表刊物名称 角色

2013年 Green Carbon Scienc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fficient Carbon Resource Processing,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Angew. Chem. Int. Ed. 通讯作者

2013年 低碳复合能源系统--中国未来 中国科学 通讯作者

能源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

2013年 Influence Of Zr On The Performance Of Cu/Zn/Al/Zr Catalysts Via Hydrotalcite-Like Precursors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Journal of Catalysis 通讯作者

2012年 Recent Progress In Phosgene-Free Methods For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通讯作者

2012年 Preparation And Activity Of Cu/Zn/Al/Zr Catalystsvia Hydrotalcite-Containing Precursors For Methanol Synthesis From CO2 Hydrogenation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通讯作者

2012年 Novel Preparation Of Nitrogen-Doped Graphene In Various Forms With Aqueous Ammonia Under Mild Conditions RSC Advances 通讯作者

2011年 绿色碳科学--化石能源增效 中国科学 通讯作者

减排的科学基础

2011年 A DFT Study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Dimethyl Carbonate Synthesis From Methyl Carbamate And Methanol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通讯作者

2011年 Single-Crystal Alpha-Fe(2)O(3) Hexagonal Nanorings: Stepwis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ionic Ligands (F(-) And SCN(-) Anion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通讯作者

2010年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On Ni Catalyst For CO2 Reforming Of CH4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通讯作者

2010年 Single-Crystalline Dodecahedral And Octodecahedral Α-Fe2O3 Particles Synth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通讯作者

2010年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Over Ni/Mg/Al/La Mixed Oxides Prepared From Layered Double Hydrotalci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Energy 通讯作者

2009年 A Short Review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Process For Mixed Alcohols Synthesis Catalysis Today 通讯作者

2009年 Isocyanate-Modified Tio2 Visible-Light-Activated Photocatalyst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通讯作者

2009年 Controllable Release Of Ibuprofen From Size-Adjustable And Surface Hydrophobic Mesoporous Silica Spheres Powder Technology 通讯作者

2008年 Amino Acid Adsorption On Mesoporous Materials: Influence Of Types Of Amino Acids, Modification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And Solution Condition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作者

2008年 A Nove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hyl Acetoacetate From Dimethyl Carbonate And Acetone Over Solid Base Catalysis Today 通讯作者

2008年 Tuning Pore Size And Hydrophobicity Of Macroporous Hybrid Silica Films With High Optical Transmittance By A Non-Template Rout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通讯作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