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立於1989年,是湖北省最早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之一,2012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孝感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區以來,特別是「十二五」期間,高新區着力打造後發優勢,優化投資環境,強化園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園區承載能力不斷提升,主導產業規模迅速壯大,逐步發展成為中部地區區位最優越、交通最便捷、政策最優惠、服務最優良,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豐富,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高新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交通優勢
孝感高新區處於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位置。與上海、廣州、重慶、北京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特大城市距離均在1000公里以內,與中部省會城市鄭州、長沙、合肥、南昌的距離均在350公里左右。高新區距中部地區特大城市武漢市中心城區僅35公里,位於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武漢城市圈「兩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圈層,是湖北省確定的武漢•孝感臨空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漢•中國光谷和武漢經濟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重要的區外生產基地。
京廣、漢渝、長荊、漢丹四條鐵路,京港澳、福銀、滬蓉三條高速公路,107、316兩條國道交匯於此。高新區緊鄰長江黃金水道,距武漢陽邏港68公里,有漢孝高速公路直達;距中部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武漢天河國際機場22公里。鐵路、公路、航運、航空構成陸水空立體交通網絡,在中部地區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武漢至孝感的城際高速鐵路,武漢至孝感的城際高速公路,孝感至武漢天河機場的孝漢大道,使孝感高新區與武漢市區、孝感城區實現了無縫對接。乘高鐵12分鐘到達天河機場,22分鐘到達漢口火車站;乘汽車走城際高速公路僅34公里,到武漢中心城區20分鐘車程,高新區具有不是武漢、勝似武漢的區位交通優勢。
核心競爭力
一直以來,高新區堅持誠信為本,以「產業第一、企業家至上」的理念,着力營造「敬商、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本着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土地、稅收、收費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土地政策方面,凡落戶高新區的企業在我市工業用地基準地價的基礎上給予優惠,對於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突出的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議」。在稅收獎勵方面,在高新區興辦的企業,從開始納稅年度起,由市人民政府按企業上繳稅收情況給予企業一定年限的獎勵。在收費政策方面,凡來高新區落戶的企業,在項目報批過程中實行全程代理,建設期間市級權限範圍內行政性收費全免,事業性收費減半,經營服務性收費協商收取。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新區的綜合承載能力,我們按照建設國家高新區的標準,加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力度,區內兩環三橫九縱的道路建設已基本完成,水(上、下水)、電(強、弱電)、氣(天然氣)隨道路建設全部到位,初步形成了東區工業園道路小循環、西區工業園道路大循環的路網格局。高新區實行企業與村民隔離,企業與部門隔離的「隔離牆」制度,對落戶企業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專班的保姆式服務,全程代辦註冊、建設過程中的各項手續。
高新區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孝感擁有受過各種專業技能培訓或有一定專長的勞動力近百萬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被批准為國家高職示範院校,孝感工業學校、孝感生物工程學校等6所學校被評為國家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市內大學3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多所,在校生8萬多人,每年畢業生3萬多人,可為企業提供各類專業人才。
為了促進孝感高新區更好更快地發展,吸引更多長三角、珠三角的企業落戶高新區。我們適時打造了以產業集群為主的光電子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特色園區,高新區對外開放和產業聚集的承載能力日益增強。
優勢產業集群
多年來,高新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日本矢崎、法國雷諾、日本松下、德國西門子、美國派克、比利時英博、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車輛廠以及中國三江航天集團、華中光電、華工科技、同濟科技、福星集團、湖北匯通集團、湖北中煙集團、深圳海王集團、上海致盛實業集團、桂林福達集團等國內外大企業、大財團在高新區落戶。形成了光電子信息、先進設備製造、特種汽車及零部件、紡織及高檔服裝為主的主導產業體系,生物醫藥、非動力核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中國政府網,2020-07-13
- ↑ 從北方到南國,國家級高新區詮釋科技轉化「中國模式」,搜狐,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