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孝直镇 |
中文名 :孝直镇 所属地区:平阴县 |
孝直镇,和圣柳下惠故里,是山东平阴所辖建制镇。孝直位于鲁西地区、济南西南部,是平阴县的南大门。因恪守孝道,忠厚信直而得"孝直"之名。自古以来,即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属沿海经济开放区。镇域面积126.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846人(2017年) 。是山东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镇。
孝直被誉为和圣柳下惠故里、翔鸾之乡。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2700多年前,柳下惠曾在此创立了"和"文化并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名。1100多年前,唐代御史大夫李敢言及其子监察御史李云的墓志铭铭文赞孝直系"维山之岗,维水之傍,翔鸾之乡,孝直其里,既孝且直,子孙其嗣,积善传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文明村"孝直村在这里崛起。孝直被喻为齐鲁大地的缩影。小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有孝直特色的"一山(尤寨山)、一水(马跑泉)、一圣人(柳下惠)"的旅游口号。2018年9月,孝直镇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1]
乡镇概况
平阴县孝直镇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最南端,地处平阴、肥城、东平三县(市)交界处,105国道、济菏高速贯穿全境。全镇64个行政村,7万余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全国安全社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县全方位目标考核标兵乡镇"等荣誉称号。
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发挥山东平阴工业园区南区的载体作用,大力发展机械制造、轻工业加工、新能源开发等支柱展业,先后有3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产品涵盖齿轮、轮胎、缸体、内燃机配件、环保材料等15个系列200个品种,称为长江以北知名的机械配件制造基地。
蔬菜产业特征明显。大力推广土豆-玉米-大白菜"三作三收"种植模式,加快推进农村转型升级,培育引进7家市级以上农村龙头企业,组建了100多家专业合作社,申报批准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8个,全镇蔬菜面积达到7万余亩,主菜区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建设省级中心镇为目标,按照老区特色化、新区现代化、城镇集聚化、农村社区化的要求,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工程,积极推进城乡大开发、大搬迁、大建设。全镇64个村规划为1个镇驻地、8个中心社区、4个基层社区,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环境共保,形成了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不光有全国文明村、山东省特色旅游村--孝直村,还有尤寨山、平安寨、马跑圈、拔剑泉、圣心堂、和圣祠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既诠释了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又彰显了孝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理交通
孝直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通讯设施现代化,有着发展外向型企业的良好条件,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并留有出入口),交通便利,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64个村都通上了柏油路,交通、通信条件日臻完善,投资环境良好。
历史名人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今山东平阴孝直镇展洼村人)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惠"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柳下惠"。有时也称"柳下季"。
他担任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其墓在山东平阴展洼村。当地人又称之为柳展雄。
展喜,春秋鲁大夫。字乙。是"和圣"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今山东平阴孝直镇展洼村人)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齐孝公想要称霸天下,他乘鲁国发生饥馑的时候,于鲁僖公二十六年串师侵犯鲁国北部边疆。强敌压境,鲁僖公派展喜以犒师为名,让他设法却退齐师。
李云:又名华,是李白的族叔。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著有《含元殿赋》,此外还写有《鲁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颜真卿书写,李阳冰篆额,时称"四绝碑"。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