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隨想(李恩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陽隨想》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恩雲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安陽隨想
在中國被稱作『古都』的城市確實有一些,它們都曾經有過昔日的輝煌和今日的榮光,時常把自豪寫在臉上,然而一個古都安陽的亮相足可以震住所有的古都,無論歷史的久遠還是文化的份量。
我也是真的被安陽震住了,從安陽回來很久都不敢輕易寫些文字,多了許多虔誠和惶恐,不是沒有東西想寫而是內心的感慨太深太強,安陽的份量實在太重。
到了安陽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來晚了,是應該早來才對的。作為一個從小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人,我曾經滿懷熱血佇立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把那國旗仰望;作為一個教師我曾心懷崇敬到曲阜朝拜先師孔子追思先師之精神與思想。但作為一個讀書而又教書之人,一天都沒有離開過文字的人,竟何沒有想到去哪裡追尋一下文字的根脈,傾聽一下文字的心懷呢?安陽被稱為『文字之都』,是甲骨文出土的地方,是最有資格的地方,今天我雖然遲到畢竟但終於趕到。
那一天我是乘車到達安陽汽車東站,剛下車越過汽車站的院牆便看見一幢風格極為特別的建築,雖然還看不見它的全貌但我已被驚的不知道來到什麼地方,我環顧四周,這裡不是安陽的繁華市中心,周圍建築均是普通常見的樣式,唯有那一幢建築和周圍形成強烈的對比顯得那麼鶴立雞群。我趕忙出了車站去看,眼前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築,體量厚重如山,建築前方是一個不大的廣場,兩側各樹立着一排根據甲骨文之整片龜甲放大的模型,最前方正中是一個巨大的充滿象徵意味的古體『字』的建築造型,底座上一行金色大字『中國文字博物館』。我內心不由得驚喜讚嘆:這不是一個城市的普通景點,這是國家級的文化祭台,安陽是最有資格的地方,於是來不及吃飯便匆匆近前,第一次安陽之行便由這裡開始,一次普通的遊玩變成了心靈的朝聖之旅。
進的館內裡面藏品十分豐富,基本以時間為主軸按順序展示了中國文字的產生及幾千年來的演變過程,同時還展出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與民族的文字。徜徉於這琳琅繽紛的文字世界裡,就如走進了歷史的隧道,又如置身於無垠的星空,雖然很多文字相見不識,但今天都顯得不再重要。在這殿堂般的所在我凝心靜氣心懷虔誠,感悟文字的生命之魂,傾聽文字的無聲訴說,突然意識到幾十年來所學所讀的那麼多書,看了那麼多文字原來並不是文字本身,而只是別人利用文字傳達的各自的思想和知識而已。那文字呢?原來我們在雙眼看着文字,口裡讀着文字,筆下寫着文字的時候,卻一直忽略了文字呢,古人說萬物有靈那文字肯定也是有靈的,對此又會是怎樣的感受呢?文字究竟是怎樣的呢?它的生命,它的形態,它的靈性,它的前世今生究竟又是怎樣的呢?
文字的出現看似潤物無聲實則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據史書記載傳說當初倉頡造字成功黃帝頒行天下,其時山搖地動電閃雷鳴,狂風呼嘯驟雨不歇,百獸驚懼神鬼夜哭。雖然事實不一定完全可信,但從這個傳說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祖先對於文字產生的意義有着足夠深刻的認識,對於文字將會產生的作用有着清醒的預見,所以我們這個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對於文字、對於讀書尤其看重的民族便一點也不奇怪。幾千年來人類的發展不也恰好證實了我們祖先當初的預見嗎,想當初在那原始密林里和其他百獸一同奔跑跳躍的那群『兩足蟲』自從掌握了文字便突然加速狂奔起來,逐漸統治了整個地球,還要往太空進發影響整個宇宙!
世界上有着許許多多的民族,也有着許許多多的文字,有許許多多的文字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也有的文字和它的文明如夜空中的一道彗星,閃過一束耀眼的光亮便悠然熄滅,給人類下一個個令人驚嘆的謎團。但我們的文字伴隨着偉大的中華文明歷盡劫波依然挺立,至今仍煥發出蓬勃的生機,這一切究竟是一種巧合還是一種必然呢?祖先能否告訴我們這一切是出於精妙的設計還是中華千年的宿命?
一般的研究認為文字創立的初衷起源於結繩記事的需要,中國文字大概也不會例外,但倉頡造字卻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僅憑頭腦想象而來。倉祖曾用大半生的時間歷盡艱難萬險走遍當時中華大地上的各個部落,搜集各部落使用的記事符號,認真傾聽各部落的聲音,最後才創出能被各部落樂於接受的文字。那文字是倉頡或不僅僅是一個倉頡用雙腳一步步踏出來的,是用聰敏雙耳傾聽出來的,是從一雙雙期盼的眼神里讀出來的,是一顆顆虔誠心靈感悟出來的,所以它也最終成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但你真的只是一種代替結繩記事的工具嗎?可你那俊秀無比的外形之美是從何而來呢?你是那華夏大地上的挺拔的高山嗎?你是那華夏大地上蜿蜒綿長的秀水嗎?你是黃河岸邊的秋風還是泰山腳下的細雨?你是華夏男兒的豪邁還是炎黃女子的柔情?是的我看到了,當年造字的倉祖也看到了,他的心裡肯定是裝不下這麼多美才統統揉進了你的軀體,一代一代的華夏兒女為你那豐富而靈動的形體之美而痴迷,他們或篆或隸,或楷或行或草,或古樸或蒼勁,或清秀或飄逸,問世上還有哪一種文字像漢字一樣把書寫演變成一門藝術?。
祖先不曾告訴我們,古老的漢字背後隱藏着怎樣的密碼,但我們可以用心去感受,在安陽這純粹的文字世界裡,在這裡,一個個陌生的雖不能辯識的字符,一件件遠古的器物,都變成連接遠古與今天的橋樑,化作我們與祖先心靈對話的紐帶,領會先祖給我們的意會。
作者簡介
李恩雲,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