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人及楚人平
圖片來自搜狐網

宋人及楚人平這篇文章主要解釋《春秋》「宋人及楚人平」一句。這六字,有褒有貶。

原文

公羊高〔先秦〕

  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於是使司馬子反乘堙而窺宋城。宋華元亦乘堙而出見之。司馬子反曰:「子之國何如?」華元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馬子反曰:「嘻!甚矣,憊!雖然,吾聞之也,圍者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客。是何子之情也?」華元曰:「吾聞之:君子見人之厄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司馬子反曰:「諾,勉之矣!吾軍亦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揖而去之。

  反於莊王。莊王曰:「何如?」司馬子反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莊王曰:「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司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軍有七日之糧爾。」莊王怒曰:「吾使子往視之,子曷為告之?」司馬子反曰:「以區區之宋,猶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無乎?是以告之也。」莊王曰:「諾,舍而止。雖然,吾猶取此,然後歸爾。」司馬子反曰:「然則君請處於此,臣請歸爾。」莊王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於此?吾亦從子而歸爾。」引師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 夫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平者在下也。

譯文

  魯國以外的諸侯之間講和,《春秋》都不記載;這次楚宋兩國講和,為什麼破例記載呢?這是因為讚揚這次講和,出於兩國大夫的主動。為什麼要讚揚兩國大夫的主動?楚莊王圍攻宋國,軍隊只剩下七天的口糧。吃完軍糧還不能取勝,就只好回去了。於是派司馬子反登上土堙,窺探宋國都城的情況。宋國的華元也登上土堙,出來會見子反。子反說:「你們的情況如何?」華元說:「疲憊不堪啊!」子反說:「疲憊到什麼程度?」華元說:「交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屍骨燒火做飯。」子反說:「呀,很厲害啦,疲憊!我聽說,被圍困的軍隊,總是讓馬兒銜着木棍,不讓馬兒吃飽,只牽出肥馬給客人看,你怎麼這樣對我吐露真情?」華元說:「我聽說:君子看見別人困難就憐憫他們,小人看見別人危難就幸災樂禍。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據實相告。」司馬子反說:「嗯,努力防守吧!我們也只有七天的軍糧,吃完軍糧還不能取勝,就會撤軍了。」說罷,向華元拱手告別。

  司馬子反回去見楚莊王。莊王說:「敵情如何?」司馬子反說:「疲憊不堪啊!交換孩子殺了吃,拆下屍骨燒火做飯。」莊王說:「呀,很厲害啦,疲憊!那麼,我就攻下宋城再回去。」司馬子反說:「不行,我已告訴對方,我軍也只有七天的口糧了。」莊王大怒:「我叫你去偵察敵情,你怎麼倒向對方泄露軍機?」司馬子反說:「小小一個宋國,尚且有不肯騙人的大臣,難道楚國就沒有嗎?因此我向對方說了實話。」莊王說:「嗯,那就算了吧!雖然軍糧不足,我還是要攻下宋城再回去。」司馬子反說:「既然如此,就請君王住下好啦,我可要請求回去。」莊王說:「你丟下我回去,我和誰住在這兒呢?我也回去算了。」於是帶領全軍退出宋國。因此君子就讚揚兩大夫主動講和。他們都是大夫,怎麼《春秋》又只稱之為「人」呢?這是含有貶低他們的意味。為什麼要貶低他們?因為他們私下講和,超越了自身的權限。

簡析

  這篇文章主要解釋《春秋》「宋人及楚人平」一句。這六字,有褒有貶。此文褒揚華元和子反兩位大夫以誠相待主動講和,減輕了宋楚兩國的戰禍。貶的是兩人超越君權自作主張,背着國君講和。此例一開,君權就危險了。這篇文章客觀上反映了當時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給人民所帶來的極大災難,尤其是弱小諸侯國的人民更是如此。楚王圍宋,即是這種情況。通篇全用對話口氣,重複之中又有變化,頗為傳神。

公羊高

公羊高,舊題《春秋公羊傳》的作者。戰國時齊國人。相傳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傳於公羊平。《春秋公羊傳》最初僅有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及齊人胡母生,才「著於竹帛」,流傳於世。《春秋公羊傳》,亦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史事記載較簡略。[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