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富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富岭镇地处福建南平浦城县东部,闽浙两省交界,俗称东乡,有浦城东大门之称。东北与浙江省龙泉县交界,东南与松溪县相邻,西南与水北街镇相接,西靠万安乡,北连管厝乡。境内属海拔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资源丰富。水域阔,落差大,水利潜力大。该镇农作特丰富,产量也较高。[1]

历史沿革

富岭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文化遗址19处,宋至清属泰宁、高泉、大石、郊阳、募泰等5里之地。清末,富岭街为县丞治所。民国期间设区。1950年10月设第十区,下设10个乡。1956年6月称富岭区,辖13个乡。1958年9月,撤销区建制,成立人民公社,辖16个乡。1961年7月,成立富岭工委,下分富岭、浮流、山路、大庄4个公社。1964年3月取消工委建制。当年人口普查数为26692人。1966年,富岭公社下辖大队调整为37个。1982年人口普查数为35925人。1984年9月初改公社为镇建制。

地理环境

富岭镇位于东经118°31′-118°49′,北纬27°47′-28°00′,东西宽25.76公里,南北长24.78公里,面积397.75平方千米。仙霞山脉沿境内闽浙交界地段延伸,形成多山地貌,中山分布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千米以上高山有30座。最高为匡山,海拔1349.9米。东溪(又名富岭溪、大石溪),自东向西流经11个村注入南浦溪,境内流程49.8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626立方米/秒,河谷盆地较大的有3块,共7511.25亩。境内属海拔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4℃,年总日照1895.5小时,无霜期约254天,年均降水量1780毫米。镇驻地富岭街,因村东有珍珠潭产石灰岩似白玉誉富而得名,海拔354米,距县城14公里。

人口民族

1990年人口普查数为37005人,其中:男性19532人;回族10人,畲族1307人,其余为汉族,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镇。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8182户24772人,其中男性12866人。2005年,据县公安局提供资料,富岭镇10661户,38163人,其中男性20025人。

2017年,总人口21003人。[2]

发展状况

境内东溪流域622.4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83米,可利用落差92米,理论蕴藏电力30893千瓦。矿产资源多种,主要有金、铁、铅、锌、钨、煤、大理石、高岭土等。林业资源有林业用地面积49.20万亩,有林面积26.70万亩,其中用材林9.80万亩,竹、林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53.80%。油茶、油桐、厚朴产量均居全县首位,土特产有薏米、厚朴、土子花生。旅游资源有匡山、岩顶山等名胜。匡山多名胜,宋即开发,元末章溢隐居此地修庵造亭,刘基、宋濂造访时分别作《若斋记》、《看松庵记》流传,匡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极具开发价值。文物有殿下村晋古墓、明棠岱坑水垄记摩崖石刻等。人文荟萃。宋名人有工部尚书邓佐,刑部尚书徐应龙,兵部尚书沈弘,参知政事徐荣叟,知枢密院事徐清叟等。

相关

2005年,据浦城统计局提供资料,该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33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000亩,总产量32613吨;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11250亩,总产量474吨,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24000亩,总产量20303吨;营林生产中幼林抚育出材量1579立方,全部木材量28846立方;畜牧业中当年出栏猪23330头,家禽129276只;茶叶采摘面积2336亩,总产量210吨 。园林水果采摘面积6503亩,总产量1180吨。[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