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对二甲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对二甲苯( Paraxyle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0,是重要的芳烃产品之一,常温下是具有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 (PTA) 以及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进而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还可用作溶剂以及作为医药、香料、油墨等的生产原料,用途广泛。[1]

应用

对二甲苯是聚酯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PTA),进而生产聚酯(PEA);其广泛应用于纤维、胶片、薄膜、树脂和饮料等食用品包装的生产。对二甲苯是芳烃产业链的基础化工原料,是二甲苯下属分离产物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中用量最大的产品。下游应用中约97%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剩余3%主要用于医药中间体(DMT)、涂料及其他。

市场

近年来,由于聚酯工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转移,这样就导致对二甲苯的产能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PX表观消费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189万吨,同比增长21.4% ; 2012年我国PX表观消费量持续上涨达到1385万吨;

据统计,2017年中国对二甲苯总需求量为2413万吨,2017年全国产能维持在1383万吨,自给率为57%,近一半需要通过进口获得。

近5年中国对二甲苯始终维持供不应求格局,受制于项目投资、原料保障、污染处理、民间阻力等诸多限制,我国对二甲苯供应缓慢增长,2018年并未有新增产能投放,但生产装置开工率小幅提升,预计2018 年对二甲苯有效产量为10.32百万吨。2019年将是对二甲苯行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中国新增产能将实现井喷式增长,对二甲苯供应量有望实现翻番。借助“十三五规划”,加以七大炼化基地有利优势,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一体化模式为主力军,实现对二甲苯行业的蓬勃发展。

需求方面

2014-2018年得益于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二甲苯需求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并且精对苯二甲酸( PTA) 作为下游主要领域的占比不断扩大。估计2018年中国PTA企业对对二甲苯需求量为27.77百万吨,年均增速 15.10% 。因此对二甲苯供应紧俏局面进一步加深,市场缺口扩增到15.63百万吨,较同期增加了8.26个百分点。步入2019年,PTA将延续以完成产业格局升级优化为主要目标,对对二甲苯的需求增速将微幅上涨,因此我国 PX 行业将向“自给自足”的方向迈进一大步。

行情走势

自2014年原油超供爆发,对二甲苯价格重挫,在2016年到达洼地,价格缩水至800美元/吨,直至2017年受聚酯行业景气程度提升,供需格局优势愈发显现影响,对二甲苯价格迎来复苏行情,2018年对二甲苯实现量价齐飞,截止至2018年11月,对二甲苯成本加运费(CFR)中国均价1065.96美元/吨,同比上涨25. 95%; 利润创下年内391.51美元/吨高位,为2017年的23倍。预计2019年二季度亚洲对二甲苯装置集中检修期会导致价格高位将出现,而大型新增产能投放,将在第一季度末把价格拉到低点。因此2019年对二甲苯将以高位回调整理为主基调,预计均价980美元/t,较2018年下滑5.77% 。

日常巡检

(1)异构化临氢系统未定期进行闭灯检查,氢气泄漏可能不会被发现,从而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2)巡检时人员未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发生事故时会得不到第一时间的自我保护,会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3)生产装置为框架结构,储罐等高大设备也有巡检、作业平台和斜梯等,各平台、栏杆、斜 梯、直 梯 未 按要求设置,人员在高处巡检时,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伤亡事故。

(4)未按巡检要求认真检查,检查环节不到位,可能会发现不了安全隐患,而错失采取安全措施的最佳时机。

(5)巡检人员现场使用非防爆电气设施、现场使用手机、抽烟等严重错误行为均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对二甲苯(PX)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很多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相关物料还具有一定的毒性,是一个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

发展前景

世界对二甲苯产能仍将不断增加,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北亚、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其中中国将是未来新增产能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世界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达到6900万t,而需求量达到5100万t,产能过剩,尤其是在东北亚地区,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仍将以其对二甲苯产能优势对中国大陆进口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我国对二甲苯产不足需,所需产品大量进口。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二甲苯作为重点发展行业中的焦点产品,明确指出预计至2020年,自给率提高至65% ~ 70% 。对二甲苯作为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内少数缺口较大的化工产品之一,企业的投资热情依然较高。

随着对二甲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突破及项目审批权的下放,今后几年国内将新建或者扩建多套对二甲苯生产装置,预计到2022年,我国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超过3200万t,新增产能大于同期国内净增需求,对二甲苯供应即将从短缺走向过剩。

发展建议

专家建议,提高装置开工率,成本竞争力和产业链配套是未来竞争的核心。同时,企业需注意风险,新建或者扩建装置需慎重。随着国内对二甲苯新增产能集中投放,我国对二甲苯产品的供应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增加,进口量将不断减少,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将逐渐演化为国内产品之间的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装置的利用率,淘汰落后产能,合理规划,改善生产环境,研发新工艺,且以上下游配套一体化装置为建设趋势,是今后促进我国对二甲苯健康稳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视频

对二甲苯 相关视频

对二甲苯一半靠进口 影响下游产业链安全
我市召开对二甲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报告评估会

参考文献

  1. 中国对二甲苯(PX)应用分析,道客巴巴,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