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尊王攘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

周夷王时(前9世纪),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周天子威权稍弱,楚国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派兵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1]

朝鲜

在清兵入关时,朝鲜士人也有“尊王攘夷”之说法,所谓“王”,是指曾在日本丰臣秀吉攻打朝鲜时,帮助抵御日本的中国明朝皇帝,“夷”即是“东夷”:“日本”。

日本

日本幕府时代,为了巩固幕府将军的统治地位,幕府提倡朱熹所提出的朱子学,称为“新儒学”。这哲学主要提出阶级有序和强调历史的思想,反而让武士想起了真正的国家元首是天皇。另一方面,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在幕末时代复兴。神道教的神职人员从古代的日本诗歌发现,日本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非幕府将军。这成为尊王攘夷的理据。幕末,幕藩体制陷入危机,亦面临外国侵略威胁,武士阶层指责且屏斥江户幕府的军政,呼吁应奉还天皇实权,以抵抗侵犯日本的外夷,也就是对强行叩关的外国人予以征讨,此种政治诉求活动即尊王攘夷,又称尊皇攘夷,“皇”出自“天皇”。

长州藩是尊王攘夷运动的中心,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久坂玄瑞等,成员有各地武士,富商,农民,国学者,神官及倒幕派公卿等。1863年6月6日,幕府同意攘夷,6月24日通告闭港。翌日长州藩开始在下关海峡炮击外国只,挑起下关战争。8月,英国军舰进攻萨摩藩,迫使后者投降屈服,转而支持公武合体。1863年,幕府及公武合体派发动八月十八日政变,自京都驱逐倒幕派和尊王攘夷派代表。1864年,长州藩军队开入京都,与幕府军队作战,史称禁门之变[2],最终战败,幕府则联合外国军队发动长州征讨,迫使长州藩放弃尊王攘夷运动。尊王攘夷派自此开始向倒幕派转化,为日后大规模倒幕运动埋下伏笔。

视频

尊王攘夷 相关视频

重耳传奇:晋文公重耳尊王攘夷,获封无数,真的太厉害了!
齐桓公“尊王攘夷”,赢得威望,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参考文献

  1. 尊王攘夷,齐桓公的称霸之路 ,搜狐,2019-05-07
  2. 日本的尊王攘夷运动介绍,学习啦 ,201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