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中國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葉中國蕨(學名:Sinopteris albofusca (Baker) Ching)是中國蕨科、中國蕨屬旱生小形植物。植株高可達16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棕色狹邊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柄栗黑色或栗紅色,有光澤,葉片五角形,三裂,中央羽片最大,近菱形,小羽片斜展,線狀披針形,裂片長圓形或三角形,側生羽片三角形, 羽軸上側的小羽片較下側的為短,披針形或長圓形,鈍尖頭,邊緣有幾個小圓齒;羽軸下側的小羽片較長,披針形或長圓形,羽狀深裂達小羽軸狹翅,葉脈在末回小羽片上羽狀分叉,栗棕色,葉軸及各回羽軸和葉柄同色。孢子囊群生小脈頂端,囊群蓋膜質,連續。
分布於中國北京、河北、甘肅、湖南南部、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長在海拔500-3200米的林下及灌叢石灰岩縫。
小葉中國蕨的葉茂色綠,葉形小巧,具有觀賞價值。可作假山石上的裝飾材料,亦可盆栽。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形態特徵
旱生小形植物。植株高7-16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被栗黑色而有棕色狹邊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柄長4-12厘米,粗約1毫米,栗黑色或栗紅色,有光澤,基部疏被狹卵狀披針形鱗片向上先滑;葉片五角形,長3.5-6厘米,寬幾相等,三裂,中央羽片最大,近菱形,長寬各3-5厘米,漸尖頭,基部擴大成小耳狀並楔形下延,而與側生羽片相連(少有分離),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4-5對,斜展,有狹的間隔分開,基部一對最大,長可達3厘米,寬4毫米,線狀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深羽裂達羽軸的狹翅;裂片6-9對,長圓形或三角形,鈍頭或鈍尖頭,全緣;向上的小羽片漸短,基部下側擴大成小耳狀,並呈楔形下延而彼此相連;側生羽片三角形,斜向上,長2-4厘米,基部寬2-3厘米,短漸尖頭,不對稱的二回羽狀深裂,羽軸上側的小羽片較下側的為短,披針形或長圓形,鈍尖頭,邊緣有幾個小圓齒;羽軸下側的小羽片較長,基部一片尤長,斜指下方,長約1-2厘米,寬3-6毫米,披針形或長圓形,短尖頭或急尖頭,羽狀深裂達小羽軸狹翅,向上的小羽片逐漸縮短,斜展,淺裂至全緣。葉脈在末回小羽片上羽狀分叉,栗棕色,極斜向上,上面不見;下面明顯凸出,彼此密接成瓦楞形。葉干後革質,上面暗綠色,平滑無毛;下面被腺體,分泌白色臘質粉末;葉軸及各回羽軸和葉柄同色。孢子囊群生小脈頂端,囊群蓋膜質,淡棕色至褐棕色,連續,通常較闊,幼時幾達主脈,邊緣具不整齊的淺波狀圓齒。
小葉中國蕨的孢子呈褐色,近球狀,具有3裂縫。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北京(龍門澗)、河北(淶源)、甘肅(文縣)、湖南南部、四川(康定、九龍、郎打、冕寧、雅江、寶興、木里)、貴州(赫章)、雲南(昆明、鶴慶、麗江、雞足山)、西藏(折那)。生長在海拔500-3200米的林下及灌叢石灰岩縫。
生長習性
配子體發育:小葉中國蕨的孢子在播種5天左右開始萌發,3裂縫開裂,長出假根,且第一個原葉細胞和假根垂直,孢子萌發類型為書帶蕨型;孢子萌發出假根3天後,基部細胞分裂成2-4個細胞,此時形成具有1條或數條假根和2-4個細胞的絲狀體,隨後絲狀體端部細胞經過數次橫裂形成具有8-12個細胞的絲狀體;絲狀體頂端細胞隨後進行分散分裂,形成一片細胞,而基部仍為細長的絲狀體,整體呈現匙狀,此時視為進入片狀體階段。在大多數情況下,在片狀體前端的中部形成分生組織,出現缺口,最終發育形成典型的心形配子體;少數片狀體在其中一側邊緣形成分生組織,分生組織又快速分化成一個多細胞的分生組織,在片狀體前端形成一個缺口,這個缺口處的細胞以更快的分裂速度在生長,起初,由於分生組織的快速有絲分裂,匙形的片狀體逐漸發育成兩翼不對稱的幼原葉體,播種35天左右,不對稱的幼原葉體發育為典型的心臟形配子體,原葉體發育類型大多數為鐵線蕨型,少數為水蕨型。成熟配子體為深綠色,邊緣平滑,無波狀出現,且背腹面和邊緣均無毛狀體,無澱粉現象。播種40天後,在心形原葉體的假根密集區發育形成精子器,精子器圓球形,凸出原葉體表面,在成熟時精子器的蓋細胞邊緣像鉸鏈一樣裂開釋放精子,一些原葉體的精子器出現時期較早,在配子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典型心臟形狀時精子器就已經出現,並且發育成熟釋放精子;在心形原葉體腹面中肋頂端區域發育形成頸卵器,頸卵器直立凸出原葉體表面,較大,形似圓底燒瓶,頸卵器成熟時為深棕色。小葉中國蕨的配子體為兩性配子體,此外,該種成熟孢子囊內有64個可育孢子,是正常的有性生殖類型。受精完成後,幼嫩胚胎逐漸發育形成第一片孢子體葉,孢子體葉片及葉柄邊緣出現澱粉現象,配子體葉逐漸變得透明且枯黃,隨後孢子體葉逐漸增多,最終發育成幼嫩植株。 [1]
主要價值
小葉中國蕨的葉茂色綠,葉形小巧,具有觀賞價值。可作假山石上的裝飾材料,亦可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