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城的舊時光(紅山飛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小城的舊時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小城的舊時光》中國當代作家紅山飛雪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城的舊時光

那個時候,我們的城市很小,就像內蒙古高原上的一粒沙,靜靜地曬在陽光底下。

一座小小城市,只有三條街道,方圓不過幾十里,騎上自行車,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從城南到城北,將小城逛遍。街道不寬,兩邊的房屋,一律青磚砌牆,灰瓦扣頂。房頂有高高的斗拱,房脊的兩側常常鑲着磚刻的獸或者鳥,顯出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很多的房子還會探出長長的屋檐,雖然不是什麼恢弘的建築,卻也有一種斗拱飛檐的氣勢。街道兩邊的房屋很整齊,都用高高的牆圍着。院牆也是清一色的青磚砌成,白灰勾縫,牆上還戴上「帽子」。順着街道看過去,古樸典雅,像舞台上的布景,具有鮮明的清代建築風格。

街道很整潔,行人不多,車輛更少,見不到摩托車,偶有人騎自行車從身邊經過,感覺那是一種很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足以令人羨慕。地處塞外,交通不是很便利,雖然大小算是一座城市,但仍然顯得很閉塞,在很慢很慢的時光里,幾十年來沒有什麼變化。建築老了,街道兩旁的樹木,也老了,街道逐漸有了滄桑古老的意韻。這裡的人,居住了幾十年或者幾代,已經熟悉了整個小城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就像熟悉自己手掌心裡的紋路。這裡的人和這座塞外小城,已經融為一個整體,在這蒙古高原上,繁衍生息,經歷滄桑。

一座坐落在蒙古高原上的小城,好像不曾受到草原文化的薰陶,房舍建築,街道布局,典型中原文化的風貌。行走在小城裡的街道上,覺不出自己是行走在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的邊緣,雖然城外的山野里到處是成群的牛羊,雖然不時有蒙古牧民牽着駱駝進出小城,感覺城裡的氣息還是中原的。楊柳依依的時候,斷斷續續的羌笛聲,從城外傳來,沖淡了從那些雕鏤的窗子傳出的圓潤的京劇唱腔,才恍惚覺得,這是塞外的小城,這裡的土地,與那遼闊的草原有割捨不斷的聯繫。

這裡離北京不遠,離草原更近,應該是多種文化交匯之地。

城市的東邊,有一座通體赤褐色的大山,蒙語為烏蘭哈達,是紅色的山峰的意思,當地人叫做「紅山」,是小城的象徵。小城因此而命名為「赤峰」。後來,在這一地區發掘出來的史前文化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這座塞外小城,也因此名揚海內外。

城市的南邊,也有一座山,相比紅山而言,就普通多了。算不上雄偉,卻也連綿不斷,多土,少山石,因此生長有許多樹木,現在已經被開闢為生態園。在半山腰處,劈山拓土,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契丹廣場」,許多關於契丹歷史的雕塑,厚重了自然山水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不少市民前去,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去處。那條著名的西拉木倫河從城西逶迤而來,沿着城市的北邊緩緩流過,在紅山腳下與北邊過來的陰河相交匯,形成一條更大的河流,叫做「老哈河」,從紅山腳下出發,滾滾東去。流向了遼闊的遼瀋大地。

兩條河流從蒙古高原而來,帶着歷史的滄桑,帶着草原風情,在紅山腳下交匯。千百年來,日夜不息地流淌,孕育了這座塞外小城,也孕育了悠久的紅山文化。

在我的記憶中,小城就是一幅老照片,古色古香的建築,古色古香的人,生活在舊時光里,過一種與世無爭的悠閒日子。

小城裡的日子好像永遠那麼寧靜,悠閒。就像西拉木倫河的流水,每天都潺潺流動,卻從來沒有掀起過什麼大風大浪。

三條街由北向南依次排開,最北邊的,靠着西拉木倫河,人們叫它「頭道街」。是小城裡最古老的的街道,街道上標誌性建築是一座清真寺。也是青磚灰瓦,高高的圍牆,高高的台階,整日裡緊閉的大門,給人一種很神秘、很神聖的感覺。街上居住的大多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人,男人們頭戴白色小帽,頗具明顯的標誌,來來往往,寒暄致意。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社交圈子,與漢人交往不是很密切,更不允許與漢族通婚,所以,感覺這是一個很神秘的民族。每到春節,這條街就不如其他地方熱鬧,雖然他們也燃放煙花鞭炮,但家家戶戶大門口缺少了紅紅的春聯,就缺少了許多喜慶的氣氛。

一座水泥大橋橫跨在英金河上,據說這橋是日偽時期修建的,連接了小城與城北廣大的農村。大橋頭是一個農貿市場,因為緊靠橋頭,城外的農民過河就可以直接進入市場交易,城裡的人也可以不用出城,就可以買到所需的農產品,因此,這裡算是一個很繁華的場所了。每天大清早,城外的農民就會肩挑背抗,條件好的,就會趕着牲畜,駕着馬車,將自家的農產品送到市場叫賣。大橋上、通往農村的路上很熱鬧,熙熙攘攘的行人,雞飛狗跳的喧鬧,與城裡的安靜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裡是每天上午城市節奏最快的地方。一個上午,進城的農民把貨物賣出去,多多少少都有了些收人。農民們就草草吃過午飯,有的踏上歸程,有的則消散在城裡的大街小巷。小城又恢復了原有的寧靜。

城市的中心是三道街中段,有一家三層的百貨大樓,是全市最高也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買比較貴重的商品,無論是城裡的人,還是城外的人都一定會到這裡來。在百貨大樓不遠處,聳立着一座高高的鐵塔,當地人稱它為「望火樓」,應該比城東的紅山還要高。據說這座望火樓是偽滿時期日本人修建的,鐵塔的頂部修有觀測點,是用來觀察瞭望的,日本人自然是用作軍事目的。解放以後,就改做消防隊用來觀察火警的哨所。離鐵塔不遠處有一排平房,是消防車的車庫,現在已經改建為商鋪,還以老樣子站立在時光里。估計是為了增加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作為一種營銷策略吧。

小城不夠繁華,不夠活躍,但小城自有小城的妙處。城裡城外的人都過着簡單寧靜的生活,沒有過多的需求與奢望,所以,小城裡的商鋪很少,每條街不過三兩家,大都開在街道的交叉處或中心地段。街道兩旁幾乎都是一水的青磚圍牆,在那些古樸的圍牆上,極有規律地開着一個個大門口。差不多一樣的門樓,每個門樓的兩邊,不是建有簡單的拴馬樁,就是建有青石雕刻的石頭獅子,守護着這些古樸而安靜的門戶。門樓間兩扇大門,大都漆成黑色,呈現莊嚴肅穆的色彩。兩側的人行道上,都栽種着排排的行道樹。每條街栽種一個樹種,有梧桐、槐樹,柳樹等等。這些樹木年頭都不短,年輪里記載着小城的故事。每到夏季,蒼翠的樹木就灑下一片濃蔭,三三兩兩的行人,悠閒地行走在綠蔭青磚間,行走成了一幅絕妙的圖畫。

最美的當屬秋季來臨,樹葉泛黃的時節。那一排一排高高矮矮,疏疏密密的行道樹,被塞外的風霜過早地染黃了,在灰色調的底色上,塗抹上了明亮的筆觸。夜裡一陣秋風,早晨起來,就看見青色的房頂,院子裡青磚漫地的地面,大街那長長的街道,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樹葉稀稀落落地鋪滿了一地,深綠淺黃,形狀不一,疏密有致,那是秋風在作畫。有三三兩兩早起的行人,踏在剛剛飄落的樹葉上,發出輕柔細微的聲響。

小城越發顯得安詳、寧靜了。

小城就在這樣奇妙的聲音里張開惺忪的睡眼,慢慢醒來。

我們一家就居住在三道街一個小小的四合院裡,院子裡有幾間正房,左右各有一排廂房,住着四五戶人家。我們住在正房西邊的兩間,另外一家住在東邊的兩間。正房有長長的廊檐,高高的台階,台階下面是青色方磚鋪地。每一排的屋子前面都栽有很多的花草樹木,每到夏季,小院子裡奼紫嫣紅,濃蔭匝地,就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樂園。那個時候,每家幾乎都有四五個孩子,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塊上學,一塊玩耍。誰家的生活都不太寬裕,如果誰家改善生活了,那一定是全院子裡孩子們的節日,大人們會把各家的孩子叫到一起,把好吃的全拿出來,讓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好好吃上一頓。雖然那個時候的生活遠比現在困難得多,艱辛得多,但人們的友善、友愛卻遠勝於現在。孩子們你尊我讓,不爭不搶,不會因為好東西是我家或者是他家的就不願意與別人共享,那種互助友愛是極其自然的,是發自內心的,是那種淳樸民風薰陶的結果。每當回憶起這些,看看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免不了感嘆,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城市雖然很小,但因為所處的位置重要,這座不起眼的小城,卻有着悠久的歷史。

查閱有關資料得知,赤峰市歷史悠久,早在一萬年以前,赤峰地區就有人類生存。新時期時代,繁衍生息在這一帶的先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紅山文化」,是「天下第一龍」——玉龍的故鄉,是遼朝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

是的,這裡正是塞外與中原相連接的重鎮,是歷朝歷代塞外少數民族向中原進軍的跳板。據歷史記載,赤峰地區曾是商族、東胡族、匈奴族、鮮卑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之地。遼時,契丹族建立了強大的遼王朝,設上京臨湟府、中京大定府。如今在小城的周邊,還會不時發現歷史上某個少數民族遺留下的遺蹟,新城區有街道就命名為「臨湟大街」、「中京路」等,似乎在提醒小城的人們,這裡有過曾經的輝煌,草原民族曾經從這裡走向中原大地,建立過中國歷史上兩個極為顯赫的王朝——元朝與清朝。

建國以後,這座小城因為地理的原因,曾幾次變更行政區劃,最初,因為與河北相鄰,就劃歸為熱河省管轄,1969年,劃歸遼寧省,後來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一直到現在。一座小小的塞外小城,歷經歲月滄桑,在塞外這塊土地上幾經歸屬,幾番波折,一直難以改變的是那種古樸與安靜。

小城裡的人代代相承,繁衍生息,有人從這裡走出去,有人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出去、歸來的人,都懷有共同的情感,就是對一座小城的不舍。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時代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小城也不會永遠以舊時光面對世人。隨歲月變遷,塞外之城已不是舊有小模樣,。但對於我們這些小城的人們,無論世事如何滄桑變幻,唯一不變的,恐怕就是我們對小城的眷戀,對小城舊時光的記憶吧。


[1]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