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法蘭索瓦·米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尚-法蘭索瓦·米勒,又譯讓·弗朗索瓦·米勒(法語: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國巴比松派畫家。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他那淳樸親切的藝術語言,尤其是被廣大法國農民所喜愛。他出身於農民世家,幼年時便顯露出繪畫的才氣,受到老師的鼓勵立志學習繪畫。
早期由於米勒生活的艱難,不得不畫一些仿蒲珊和佛拉貢納的羅可可風格的香艷體繪畫,放在畫店裡出售。但是,作為一個農民兒子的他時刻希望著能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法國農民淳樸而勤勞的形象。在1848年時,他畫了一幅畫,且賣了500法郎。他同他的朋友、動物畫家夏爾.雅克商量,用這筆錢到罷比松去定居。當時,畫家盧梭和狄亞茲已經在那裡安家,因此米勒十分嚮往他們的生活。於是就邁開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1849年7月的一個晴朗的早晨,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5個孩子,同夏爾·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輛笨重的日式釋車,駛向離巴黎90公里的楓丹白露,然後,背著簡單的行囊,步行來到巴比松村。這個農民的兒子終於又回到了農村,望著那兒的樹木和田野,他高興地喊著:「阿,上帝,這裡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聽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時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現在眼前。於是,以盧梭、狄亞紀要普勒、科羅和米勒為主要成員的,在歐洲美術史上聲明促成了「巴比松畫派」的形成。
此後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創作最為豐富的時期。許多法國人民家喻戶曉的名畫作品《播種者》(1850)、《牧羊女》(1852)、《拾穗》(1857)、《晚鐘》(1859)、《扶鋤的男子》(1863)、《餵食》(1872)、 《春》 (1873)等等,都是在這裡完成的。他從不虛構畫面的情景,每一幅畫都是從耕耘著、放牧、勞動著、生活著的法國農民的真實生活中來的。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評價「巴比松畫派」和米勒的關係:
「法國現實主義繪畫的興起,是以巴比松畫派為先驅的。在這個畫派中,最能實事求是地表現農民與自然的關係與矛盾的,應首推現實主義農民畫家米勒。米勒的風格,按照畫史的嚴格區分,不應划進巴比松畫派。可是米勒住在巴比松村達27年之久,時間比誰都長。在那裡,他上午去田間勞動,午後畫畫,長年累月沒有改變過,所以,他了解巴比松比誰都深刻、貼切。」
羅曼·羅蘭在所著的《米勒傳》指出:「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
簡表說明
姓名 尚-法蘭索瓦·米勒
|
外文名 Jean-Francois Millet
|
性別 男
|
年代 19世紀
|
身份 畫家
|
出生地點 法國諾曼底半島格魯什村
|
出生時間 西元1814年10月4日
|
逝世時間 西元1875年1月20日
|
派別 巴比松派別現實主義
|
主要作品 《拾穗者》、《播種者》 、《死神與樵夫》 |
主要成就 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
|
影片
Jean-Francois Millet 尚-法蘭索瓦·米勒 (1814 - 1875) Realism 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