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海內東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海經·海內東經》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經》作者不詳。[1]
原文
海內東北陬以南者。
鉕燕在東北陬。
國在流沙中者[土享]端、璽[日奐],在崑崙虛東南。一曰海內之郡,為不郡縣,在流沙中。
國在流沙外者大夏、豎沙、居繇、月支之國。西胡 白玉山在大夏東,蒼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崑崙虛東南。崑崙山在西胡 西 ,緣在西北。
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
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
韓雁在海中,都州南。
始鳩在海中,(轅厲)(韓雁)南。
會稽山在大楚南。
岷三江 :首大江 ,出汶山,北江 出曼山,南江 出高山。高山在(城)(成)都西,入海在長州南。
浙江 出三天子都,在(其)(蠻)東,在閩西北,入海,餘暨南。
廬江 出三天子都。入江 ,彭澤西。一曰天子鄣。
淮水出餘山,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入海,淮浦北。
湘水出舜葬東南陬,西環之,入洞庭下。一曰東南西澤。
漢水出[魚付]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四蛇衛之。
濛水出漢陽西,入江 ,聶陽西。
溫 水出崆峒。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華陽北。
潁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一曰緱氏。
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鄉西南,入淮極西北,一曰淮在期思北。
涇水出長城北山,山在郁郅、長垣北,北入渭,戲北。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
白水出蜀,而東南注江 ,入江 洲城下。
沅水(山)出象郡鐔城西,(主)(又)東注江 ,入下[嶲-山]西,合洞庭中。
贛水出聶都東山,東北注江 ,入彭澤西。
泗水出魯東北而南,西南過湖陵西,而東南注東海,入淮陰北。
鬱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須陵東南。
肄水出臨晉西南,而東南注海,入番禺西。
潢水出桂陽西北山,東南注肄水,入敦浦西。
洛水出洛西山,東北注河,入成皋之西。
汾水出上寙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
沁水出井陘山東,東南注河,入懷東南。
濟水出共山南東丘,絕鉕鹿澤,注渤海,入齊琅槐東北。
潦水出衛皋東,東南注渤海,入潦陽。
虖沱水出晉陽城南,而西至陽曲北,而東注渤海,入(越)章武北。
漳水出山陽東,東注渤海,入章武南。
譯文
內由東北角向南的國家地區、山丘河川依次如下。大燕國在海內的東北角。在流沙中的國家有埻端國、璽㬇國,都在崑崙山的東南面。另一種說法認為埻端國和璽㬇國是在海內建置的郡,不把它們稱為郡縣,是因為處在流沙中的緣故。在流沙以外的國家,有大夏國、豎沙國、居繇國、月支國。
西方胡人的白玉山國在大夏國的東面,蒼梧國在白玉山國的西南面,都在流沙的西面,崑崙山的東南面。崑崙山位於西方胡 人所在地的西面。總的位置都在西北方。雷澤中有一位雷神,長着龍的身子人的頭,他一鼓起肚子就響雷。雷澤在吳地的西面。都州在海里。一種說法認為都州叫做郁州。琅邪山位於渤海與海岸之間,在琅邪台的東面。琅邪台的北面有座山。
另一種說法認為琅邪山在海中。韓雁在海中,又在都州的南面。始鳩在海中,又在韓雁的南面。會稽山在大越的南面。從岷山中流出三條江 水,首先是長江 從汶山流出,再者北江 從曼山流出,還有南江從高山流出。高山座落在成都的西面。三條江水最終注入大海,入海處在長州的南面。浙江從三天子都山發源,三天子都山在蠻地的東面,閩地的西北面,浙江最終注入大海,入海處在餘暨的南邊。廬江 也從
三天子都山發源,卻注入長江 ,入江處在彭澤的西面。一種說法認為在天子鄣。淮水從餘山發源,餘山座落在朝陽的東面,義鄉的西面。淮水最終注入大海,入海處在淮浦的北面。湘水從帝舜葬地的東南角發源,然後向西環繞流去。
湘水最終注入洞庭湖下游。一種說法認為注入東南方的西澤。漢水從鮒魚山發源,帝顓頊葬在鮒魚山的南面,帝顓頊的九個嬪妃葬在鮒魚山的北面,有四條巨蛇衛護着它。濛水從漢陽西面發源,最終注入長江 ,入江 處在聶陽的西面。溫 水從崆峒山發源,崆峒山座落在臨汾南面,溫水最終注入黃河,入河處在華陽的北面。潁水從少室山發源,少室山座落在雍氏的南面,潁水最終在西鄢的北邊注入淮水。一種說法認為在緱氏注入淮水。汝水從天息山發源,天息山座落在梁勉鄉的西南,汝水最終在淮極的西北注入淮水。一種說法認為入淮處在期思的北面。涇水從長城的北山發源,北山座落在郁郅長垣的北面,涇水最後流入渭水,入渭處在戲的北面。渭水從鳥鼠同穴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入河處在華陰的北面。
白水從蜀地流出,然後向東南流而注入長江 ,入江 處在江 州城下。沅水從象郡鐔城的西面發源,向東流而注入長江 ,入江處在下雋的西面,最後匯入洞庭湖中。贛水從聶都東面的山中發源,向東北流而注入長江 ,入江 處在彭澤的西面。泗水從魯地的東北方流出,然後向南流,再往西南流經湖陵的西面,然後轉向東南而流入東海,入海處在淮陰的北面。郁水從象郡發源,然後向西南流而注入南海,入海處在須陵的東南面。肄水從臨晉武的西南方流出,然後向東南流而注入大海,入海處在番禺的西面。潢水從桂陽西北的山中發源,向東南流而注入肄水,入肄處在敦浦的西面。洛水從上洛西邊的山中發源,向東北流而注入黃河,入河處在成皋的西邊。
汾水從上窳的北面流出,然後向西南流而注入黃河,入河處在皮氏的南面。沁水從井陘山的東面發源,向東南流而注入黃河,入河處在懷的東南面。濟水從共山南面的東丘發源,流過鉅鹿澤,最終注入渤海,入海處在齊地琅槐的東北面。潦水從衛皋的東面流出,向東南流而注入渤海,入海處在潦陽。虖沱水從晉陽城南發源,然後向西流到陽曲的北面,再向東流而注入渤海,入海處在章武的北面。漳水從山陽的東面流出,向東流而注入渤海,入海處在章武的南面。 [2]
作品簡介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