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經神話人物女魃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女魃

來自網絡的圖片

山海經神話人物女魃介紹女魃,或名女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旱神,身份為天女,說是黃帝之女。因為是旱神所以民間都叫她旱魃,旱魃在古代是災難的象徵,她去哪裡那裡常年就不會下雨,只要發生旱災在古代人的思想中那一定是旱魃作祟了,要做法事祭天趕走旱魃,只要旱魃一走那一定就是風調雨順了。但如果因為這樣女魃就是旱魃,那就錯了。接下來小編就好好為大家介紹女魃這個神話人物。[1]

說起女魃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旱魃,旱魃在古代是災禍的象徵,她去哪裡那裡常年就不會下雨,只要發生旱災在古代人的思想中那一定是旱魃作祟了,要做法事祭天趕走旱魃,只要旱魃一走那一定就是風調雨順了。

到這裡有的朋友可能就說了:「胖子!我明白了,女魃就是我們常說的旱魃對吧!」

其實女魃是旱魃這種說呢是不對的,但是又不能說是全錯,至於為什麼我們就進入主題吧。

女魃出自《山海經》第十七卷.大荒北經"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簡單說一下這段話,就是有個穿着青衣的女子名字叫黃帝女魃,注意她的全名叫黃帝女魃,當時蚩尤帶兵討伐黃帝,黃帝就把應龍叫來蓄水來抵抗蚩尤,蚩尤一看馬上又請來能掌控風雨的風伯、雨師掀起了狂風暴雨,黃帝也不是吃素的啊,就馬上就搖人兒了,他搖來的就是天女魃,女魃從天上下來以後就止住了風雨,黃帝一看,小子這回沒招了吧,於是帶領應龍擊殺了蚩尤,可能是此戰消耗太大了,應龍和女魃就都飛不回天上了(之前寫的應龍篇裡面有說過,感興趣的可以翻一下),她到過的地方就不會下雨了,叔均就把這件事考告訴黃帝,黃帝把她安置到赤水之北,女魃耐不住寂寞啊就經常偷跑出去,可是卻不受待見,百姓都對她說「大姐!求你離我們遠點吧,你往北邊走吧」提一句應龍當初是安置在南邊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南方多雨北方多旱的原因了。

在山海經記載女魃是天女神女,是為了幫助黃帝消耗過大不能回到天上,所以流落人間,之所以說女魃和旱魃剛開始不是同一人是因為文中描述為「有人衣青衣」,這就代表了她和人長得一樣,穿着青衣,雖然沒具體描寫樣貌,但也是有個人樣。郭璞云:「神女也。」

可是旱魃的相貌描寫就很有意思了,神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之國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眾中,遇之者,投著廁中乃死,旱災消。《詩》曰:旱魃為虐。或曰生捕得殺之,禍去福來。」這就開始妖化了,《新唐書》志·卷二十六中也有記載旱魃的「永隆元年,長安獲女魃,長尺有二寸,其狀怪異。《詩》曰:「旱魃為虐,如 炎如焚。」是歲秋,不雨,至於明年正月。」還有記載就不引用了,看完描述是不是覺得旱魃就是個妖怪,光着膀子頭頂長眼睛。

做完比較後二者是不是一個人呢,胖子就引用一下袁珂先生給山海經的注釋「神異經所說之魃當已是旱魃神話之演變,非古傳黃帝女魃也。」二者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肯定不可能的,神話嘛都是古人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然後再有個人一整理就變成了神話,在這個幾千年的過程中繁衍出的版本不盡其數,想爭個誰對誰錯是不可能的了,我們是可以從旱魃中看到黃帝女魃的影子的,也就是袁珂先生所說的演變。

其實古代很多古籍詩詞中旱魃其實就旱災的意思,《後漢書》·列傳·皇甫張段列傳「而地震之後,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從橫,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譴誡累至,殆以奸臣權重之所致也」《百戰奇略》·第九卷·天戰「獄以賂成,亂政害人,遂致旱魃、水潦、寇盜並起」白居易的《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卻思逢旱魃,誰喜見商羊。」還有很多......

還有一種說法,四大殭屍始祖相信有人聽過把,就是將臣、後卿、旱魃、贏勾。這裡旱魃又成了殭屍的始祖之一了,其實這種說法是出自清代鬼神怪異小說集《續子不語》中描述「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也有一段描寫「近世所云旱魃則皆殭屍,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現在很多小說有借鑑了這種說法。

零零散散寫了這麼多胖子說說自己的看法,女魃的能力和旱魃的能力是一樣的,可以帶來乾旱,在早期因為女魃是天女、神女,所以大家還算恭敬形象也就很好,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代代相傳,老百姓就開始恨這個女魃這個帶來災禍的能力了,很討厭她所以就開始妖魔化她包括她的形象,這就是為什麼胖子開頭說的對也不對的原因了。

其實還有很多民間女魃的故事,比如說她是皇帝的女兒、她和應龍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啊,還有她是怎麼看透世間的醜惡,一點點從神女墮入魔道變化為妖的啊,有興趣自己查一查權當故事看看。

結尾補充一下「魃」和「妭」是一個意思,吳承志云:「此文當本上句之異文,校者兩存之,遂成歧出耳。」珂案:吳說疑是。疑此獻本作魃,所以為前文諸妭字之「異文」;迨後前文諸妭字均改為魃,此魃字亦遂訛為獻耳。李賢注後漢書(張衡傳)引此經作妭,云:『妭亦魃也。』這兩個字的偏旁部首你仔細想想,你想到可能就是本文的點睛之筆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