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皂角 (中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皂角 (中药) |
山皂角,中药名。豆科皂荚属植物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Thunb.)Makino [G.japonica Miq.]的果实。植物山皂角,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皂角:具有祛痰开窍之功效,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痰多咳嗽;皂角刺: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排脓,下乳之功效,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脓成不溃。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山皂角
- 别称;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全国中草药汇编》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蔷薇目
- 科;豆科
- 属;皂荚属种山皂角
- 分布区域;我国各地采收时间全年
- 毒 性;皂角,有小毒
目录
1 入药部位
2 性味
3 功效
4 主治
5 相关配伍
6 用法用量
7 使用注意
8 炮制
9 形态特征
10 生长环境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皂角:味辛,性温。皂角刺:味辛,性温。
功效
皂角:祛痰开窍;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肿排脓,下乳。
主治
皂角: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痰多咳嗽;皂角刺: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脓成不溃。
相关配伍
1、治中风痰壅窍闭,山皂角适量,研细末,吹鼻,取嚏。 2、治疮疖痈肿,山皂刺2钱,甘草2钱,水煎,日服二次。
用法用量
3g;皂角刺,3-6g。
使用注意
皂角:有小毒。服用量过大易损伤胃黏膜,并有溶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炮制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黑灰色、稍带褐色。一年生小枝浅紫色,无毛光滑。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6-20对,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黄绿色、雌花退化,荚果扁平,长镰刀状,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坪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