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野的花朵(红山飞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山野的花朵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山野的花朵》中国当代作家红山飞雪的散文。

作品欣赏

山野的花朵

中华文化自诗歌始,从先秦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到之后的明清散文小说。是一条不息的河流,涓涓而出,到磅礴汹涌,大浪淘沙。有多少匆匆过客,又有多少人,踏浪蹈海,扬帆远航。这是一条坎坎坷坷的路,风风雨雨的路,有多少诗人,呕心沥血,前仆后继,在这样一条路上苦苦行走。继承,发展,创新,最终,我们发现,一切,似乎又走回到了原点。像一棵大树,破土而生,蓬蓬勃勃,到叶落归根,终究要回归到泥土。然而,这却是一个辉煌的过程。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是一种返璞归真,一种绚烂之极后的沉淀。是文学与理性的回归。

从最初,最原始的民歌,到元曲,就是一种这样的回归。

民歌,来自于民众的生活、劳动。是对生活的诉说,歌唱与憧憬;是对劳动的诉说、赞美与渴望。是最本色的诗,是最真实的抒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这是所说爱情生活;“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这是诉说劳动生活;“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国风 周南·卷耳》这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这些来自于劳动生活的口头创作,被人们收集、整理,编辑成了一部《诗经》流传至今。

《毛诗序》,书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在许多人的眼里,《诗经》是最好的诗。因为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反映人民最真实的情感。

之后,诗歌的创作,有文人参与进来,生活艺术化了,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随口吟唱的语言,成了一种艺术。艺术化了的东西,就从山间田野走向了亭台楼阁,走向了深宫大院,走进了书斋。诗人创作了诗歌,诗歌也成就了诗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照亮了中华文化的天空。在这同时,诗词艺术,离山间田野,越来越远,成了一种贵族艺术,远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世上许多东西都需要圆满,而最圆满的结果就是回归。所谓“圆满”,就是知道从哪来,到哪去。诗词也是如此,从山野生长,最终,也应该回归于山野。到田间巷陌获得丰富的养分,诗词的生命,才不会枯萎。

元曲,在中国诗词经历了唐诗宋词的鼎盛之后,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回归,为几百年之后的自由诗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作者简介

红山飞雪,孙国华,内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小品文选刊》《四川文学》《意林》《语文报》《电影报》等报刊。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