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鸭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鸭蕨,中药材名。本品为蹄盖蕨科植物单叶双盖蕨的全草。
功能主治为: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肺结核咳痰带血,热淋尿血,目赤肿痛。
①《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②《湖南药物志》:消食利尿,止血。
③《贵州药植目录》:治咳嗽,腰痛。④《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目赤肿痛。[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篦梳剑
别名:矛叶蹄盖蕨、山鸭蕨、手指甲、舌子风(《广西中兽医药植》),小石剑(《福建中草药》),
剑叶卷莲、分金草、叶下青、小金刀、天蜈蚣、青根(《湖南药物志》),石箬(《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小连铁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治肺结核咳痰带血,热淋尿血,目赤肿痛。[2]
药理简介
中文名:篦梳剑
拼音名:Bì Shū Jiàn
英文名:Twin-sorus Fern
别名:矛叶蹄盖蕨、山鸭蕨、手指甲、舌子风、小石剑、剑叶卷莲、分金草、叶下青、小金刀、天蜈蚣、青根、石箬、小连铁草、山鸭蕨、手甲草、斩蛇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blemma lanceum(Thunb.)Ching[Asplenium lancea Thunb.;Diplazium lanceum(Thunb.)Presl]
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假双盖蕨的全草或根茎。
采收和储藏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棕色披针形鳞片。
叶远生,相距约1.5-3cm;叶柄长8-15cm,基部被棕色鳞片;
叶片长披针形,长10-25cm,宽2-3cm,两端渐狭,全缘或呈波状,
亚革质至草质,侧脉明显,分离,叉分,或2-3次叉分。孢子囊群线形,
平行而直,着生在叉分细脉上,常两侧均有,多数生在叶的上半部,囊群盖同形,膜质。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林下溪谷边或酸性土及岩石上。
性味
苦;涩;微寒;无毒
归经
肺;肾经
功能主治
止血通淋;清热解毒。主咳血;淋证;尿血;小儿疳积;脚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1.《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 2.《湖南药物志》:消食利尿,止血。
- 3.《贵州药植目录》:治咳嗽,腰痛。
- 4.《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目赤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