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氏樹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氏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

俗名:白頷樹蛙、Brauer's tree frog

科名:樹蛙科

界名:動物界

門名:脊索動物門

綱名:兩生綱/保育等級

目名:無尾目

型態特徵

成蛙:中大型,特徵為吸盤大而明顯,並黃褐色中帶有深褐色條紋或雜斑,大腿內側具黑色網紋斑。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闊葉林、城鎮、農地、溼地,喜好水田、水溝、池塘、森林下層潮濕處等環境。將卵泡產在植物體上、水池壁。卵泡沫狀。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廣泛分布在低海拔地區。


成體特徵

體長:大型修長,♂5-6cm,♀6-7cm

頭部:頭寬小於頭長,吻端尖,上唇白色。顳褶橘紅色,從吻端經眼鼻線及顳褶下方有一條黑線。

背部:深褐色或褐色,有4-6條深褐色縱帶,間雜一些斑點,或僅有一些斑點沒有縱帶。

體側:腹側白色有黑白相間的網狀花紋。

皮膚:光滑沒有顆粒。

腹部:白色,有圓形顆粒。

前肢:細長,有黑色橫帶。指間有微蹼,吸盤發達。

後肢:細長,有黑色橫帶。趾間有蹼,趾吸盤小於指吸盤。無外蹠突。股部內側有黑白相間的網狀花紋。

第二性徵

雄蛙較雌蛙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

蝌蚪

蝌蚪型態偏大型,體身為褐色,尾鰭高而薄,吻端上方有一顆白色斑點。

卵的型態會產黃色泡沫型卵塊,經常由好幾個卵塊聚成一大團高掛於樹上,每一個卵塊內皆有400-500顆白色之間不等的卵粒。卵塊遇到最大的天敵為蒼蠅,因經常被蒼蠅產卵於卵塊上寄生並長蛆,導致卵無法發育成為蝌蚪。

繁殖期

主要在春天及夏天繁殖,尤其喜歡在春雨及梅雨時節活動

棲息地

布氏樹蛙普遍分佈於全台灣低海拔山區及果園,喜歡利用池塘、蓄水池、水溝等靜水域繁殖。

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省一千公尺以下的果園及雜木林裡。

地理分佈

分佈範圍相當的廣,包括中國大陸南方,西至西藏,北至甘肅,還有香港、海南島,此外還分佈於印度。

行為

平常棲息在樹上,繁殖期時常聚集在水邊的植物體上或者地面遮蔽物底下鳴叫,形成上百隻青蛙的大合唱。由於它們的叫聲有如連珠炮般的「搭、搭、搭」,聽起來常有置身靶場的錯覺,頗具有震撼效果。在雌雄數目懸殊的情況,會出現一隻雌蛙和多隻雄蛙交配共同產卵的現象,也產生同母異父的子代,藉此可以提高雄蛙交配的機會。

聲音特徵

1.鳴叫時間間隔 1.792±2.03(秒) 2.鳴叫長度 0.4±0.12(秒) 3.主要頻率 2423±56.27(Hz)


相近種類比較

  臺灣原生種白頷樹蛙和外來種斑腿樹蛙成蛙的體型大小、身體顏色或花紋都很相似,不易區分。原則上,白頷樹蛙大腿內側花紋是細網紋,斑腿樹蛙的大腿內側花紋網紋很粗像黑底白點。白頷樹蛙背部通常有4條縱紋或細點,斑腿樹蛙有縱紋、X或又字文,但變化很大。白頷樹蛙吻較圓,身體較胖,斑腿樹蛙吻較尖,身體較修長,但不是很客觀。

  白頷樹蛙和斑腿樹蛙最大的差異在叫聲,白頷樹蛙的叫聲是連續響亮的「搭搭搭」,斑腿樹蛙是微弱的「嘎嘎嘎」,完全不同。

  白頷樹蛙和斑腿樹蛙的繁殖期都是春天及夏天,在靜水域繁殖,產黃色泡沫型卵塊,蝌蚪的吻端都有一個小白點,無法區分。白頷樹蛙一次產約300-400粒卵,比斑腿樹蛙少很多。白頷樹蛙廣泛分佈在全臺灣平地到海拔1000公尺的山區,斑腿樹蛙主要分佈在西部的平地,目前僅在鶯歌碧龍宮、台中石岡及屏東高樹一帶同時有兩種樹蛙分佈的紀錄。。

參考文獻

楊懿如,2002。賞蛙圖鑑。

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