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蠻歌為靈川令樓敬思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平蠻歌為靈川
令樓敬思作》作者查慎行 |
作品名稱:《平蠻歌為靈川令樓敬思作》 創作年代:清朝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查慎行 |
平蠻歌為靈川令樓敬思作,是清代著名詩人 查慎行所作的一首詩詞。 [1]
作者介紹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餘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後,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正文
槃瓠遺種成野豻,充拓百粵西南間。桂林所屬半猺獞,猺性稍馴獞性頑。
獞中廖三乃最狡,結砦背子藏神奸。義寧邑宰畏如虎,長惡不復加防閒。
康熙五十有六載,遂逞螫毒為民患。公然越境大劫殺,乘勢搖動西江灣。
靈川樓侯奮髯怒,一念軫恤周恫瘝。請於中丞願剿賊,朝發夕下無留艱。
官軍壓境屹不動,旁睨翻笑書生孱。豈知仁者必有勇,勇氣遠過齊成見。
力捐百鎰鑄戎器,更募丁莊逾千鍰。仲冬誓師謁神廟,聲並淚下垂潸潸。
與神幽明共守土,捍篽災患宜相關。狼貪豕突忍坐視,一任滿耳啼孤鰥。
陣圖兵法貯腹笥,臨事布置神安間。先營壁塢後粻鞴,下極坑谷高躋攀。
天寒雪少但瘴霧,地盡石出皆榛菅。孤軍深阻三百里,間道別取千尋山。
賊巢漸近徑彌惡,出賊不料攻而環。焚林燎穴何處遁,照耀岩壑朱旗殷。
渠魁就殲脅從赦,散以𤱶畝閶閻闤。自從出疆迨飲至,三十五日師旋般。
明朝獻馘上幕府,隊仗整肅排班班。受成例應給大齎,為國惜費情非慳。
有酒盈缸其色碧,有羊在牽其首朌。侯不居功以歸眾,單醪挾纊胥均頒。
人傳封事上北闕,我適問道將西還。過侯治下暫弭楫,為我掃榻開門閂。
杯闌抵幾聽陳說,竊嘆膽氣何其豩。如聞鼓鼙作餘力,如睹介冑當躬擐。
朝廷設官鎮群獠,文武分職毋相奸。至令儒臣建偉績,壯士毋乃多赬顏。
是庸作歌勒諸石,義在小雅誰能刪。他年采入《桂海志》,碑額不愧書平蠻。
人物生平
5歲能詩,「始入小學」。 6歲「通聲韻,工屬對」 10歲作《武侯論》。曾就學於黃宗羲,研究經學,對《周易》尤有心得。 19歲「讀書於武林吳山,從慈谿葉伯寅先生學」, 20歲補諸生,出門遠遊,遍歷雲貴、華中、華北、東南各地,寫出大量詩作,名噪一時。曾在納蘭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 23歲應童子試 康熙二十八年(1689),牽涉洪升《長生殿》的國恤張樂事件,遭革職,驅逐回籍。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又號查田,籍貫改作錢塘。 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舉人。 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東巡,因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隨入都,入直南書房。 康熙四十二年(1703)賜進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編修,後充武英殿總裁纂述。曾3次隨駕巡遊塞外,歲時風土,悉記以詩。得帝器重,親書「敬業堂」額以賜。 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餘年,築初白庵以居,潛心著述,人稱初白先生。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世宗知其端謹,特許其父子返回田裡。 次年放歸,不到兩個月即去世。其長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進士,時稱「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
文學成就
査慎行受經史於著名學者黃宗羲,受詩法於桐城詩人錢澄之;又與朱彝尊為中表兄弟,得其獎譽,聲名早著。入朝後從軍西南,隨駕東北,又飽覽各地風光。其論詩以為「詩之厚,在意不在辭;詩之雄,在氣不在直;詩之靈,在空不在巧;詩之淡,在脫不在易」(查為仁《蓮坡詩話》。他以「空靈」創新為尚。得力於陸游很深;著《補註東坡編年詩》50卷,受蘇軾的影響亦大。其詩工於刻畫鍛煉,又多採用白描手法。袁枚《論詩絕句》稱其詩「一味白描神活現,畫中誰似李龍眠」。擬之以北宋畫家李公麟。清初詩人多學唐,查慎行崛起後,兼學唐宋,成為清初效法宋詩最有成就的作者。對詩壇影響極大。趙翼《甌北詩話》認為:「梅村(吳偉業)後,欲舉一家列唐宋諸公之後者,實難其人。惟查初白才氣開展,工力純熟,要其功力之深,則香山、放翁後一人而已。」
查慎行詩多紀游弔古之作,又多作組詩。古體如《中秋夜洞庭對月歌》、《石鐘山》、《五老峰觀海綿歌》;近體組詩如《金陵雜詠二十首》、《荊州雜詩六首》、《邯鄲懷古三首》、《汴梁雜詩八首》、《建溪□歌詞十二章》、《桂江舟行口號十首》等,都頗著名。反映民間疾苦的篇章則不多,只有《秦郵道中即目》、《蕪湖關》,《白楊堤晚泊》、《蘆洲行》、《憫農詩》、《賑饑謠》等詩,寫及了這方面內容。
查慎行的詩「平生所作,不下萬首」(許汝霖《敬業堂詩集序》)。後經他刪定為4600餘篇,按時地編次為《敬業堂詩集》48卷,《續集》 6卷,另有《詞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絕少,《敬業堂文集》3卷,《別集》1卷,共100餘篇,子孫搜訪匯編而成。金庸小說《鹿鼎記》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詩中的對句。
時代背景
清兵入關以後,江南一帶士人抗清鬥爭前仆後繼。至查慎行成年時代,清建國之初的那種反滿復明的鬥爭已先後被撲滅或壓制,除西南、西北邊隅以外,大規模公開的反清鬥爭已成過去,清政權已相當穩固,政局已趨於平穩。康熙等一方面繼續實施高壓政策,殘酷鎮壓漢族的零星反抗,大興文字獄壓制漢族士人;一方面則大事「稽古右文」,以懷柔手段籠絡人心,特別是籠絡漢族士人。這種雙管齊下的政策,對當時士人確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政治上,查慎行之輩已不同於明末清初民族意識十分強烈的老一輩士人,大多已在政治上採取積極參與的態度,他們謀求仕途,欲以此實現人生追求。
當時湖州莊氏史案的廣事株連雖也曾震動一時,但它給查慎行們的更大影響,只是造成他們對政治的恐懼感,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小心翼翼地為人。所以,在查慎行等人的詩稿中,明末清初顧炎武式強烈的民族感情已逐漸少見。對查慎行這一代詩人詩歌思想成就的評價,似乎不必再拘泥於他們對亡明的態度而滯留在滿漢問題上做文章了。對查慎行這一代詩人的詩作,似可轉換視角,把着眼點落到他們反映當時現實和指陳時事的態度與深度上來。查慎行的詩,在思想內容和感情色彩方面,與清初詩人多有異處,這一特點當引起我們注意
藏書之家
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歲時退居里中,貯書萬卷,坐臥其中。卒之日,惟手勘萬卷書。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管庭芬《拜經樓藏書題跋記·跋》稱其「國初吾邑東 南藏書家,首推道古樓馬氏,得樹樓查氏,蓋兩家插架多宋刻元抄,而於甲乙兩部積有異本,其珍守已逾數世,不僅為充棟計也」。查氏兄弟均有藏書之好,查慎行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次查嗣僳,築「查浦書屋」藏書;季查嗣庭(1664~1727)字潤木,有「雙遂堂」藏書。後查嗣庭以文字獄戮屍,親族子弟,均受株連,慎行以年老放歸,三弟則遺留關西,藏書散失無存。所藏書鈐有「查氏初白」、「南書房史官」、「希古」、「得樹樓藏書」、「海寧查慎行字夏重又字悔余」、「初白庵主人」等印。至乾隆時,孫查岐昌仍以得樹樓命藏書之所。藏書散佚後,吳騫曾得其殘帙數種。著有《得樹樓雜抄》、《經史正偽》、《隨獵日記》、《周易玩辭集解》、《蘇詩補註》、《黔中風土記》、《人海記》、《敬業堂詩集》等。
參考資料
- ↑ 平蠻歌為靈川令樓敬思作,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