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广西海桐 |
中文名称:广西海桐 拉丁学名:Pittosporum kwangsiense Chang et Yan 别称:木辣蓼、山辣蓼 界:植物界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属:蔷薇亚纲、海桐花属 目科:蔷薇目、海桐花科 |
广西海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无毛,灰白色,多皮孔,芽体卵形,鳞状苞片有褐毛。
信息
种中文名:广西海桐
种拉丁名:Pittosporum kwangsiense Chang et Yan
科中文名:海桐花科
科拉丁名:Pittosporaceae
属中文名:海桐花属
属拉丁名:Pittosporum
国内分布:分布于广西及云南。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6(4): 89. 1978]
中国植物志:35(2):031
英文植物志:9:15[1]
形态特征
叶簇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倒卵状矩圆形,长10-15厘米,宽4-6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发亮,干后黄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黄褐色,无毛;侧脉5-7对,在上面隐约可见,在下面稍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平坦;叶柄长7-12毫米。花未见。伞房花序3-7条生枝。1.5-4厘米,秃净,每一伞房果序有蒴果3-5个,果梗长5-12毫米。蒴果短圆形,稍压扁,长7毫米,宽9毫米,2片裂开,果片薄木质,胎座基生;种子4个,扁圆形,长6毫米,宽5毫米,红色,干后黑色;种柄长1毫米,扁而宽,浅黄褐色。[2]
枝无毛,叶大,干后黄绿色,外表很像缝线海桐 P.perryanum, 但具复伞形花序,蒴果小,2片裂开,胎座位于基部,种子4个。它和滇西海桐 P.johnstonianum 较接近,后者[2] 叶片较薄,披针形,种子多数而且细小。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及云南。
主要价值
茎皮、叶:用于黄疸,风湿痹痛,小儿惊风。
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相关的种
大叶海桐 Pittosporum adaphniphylloides Hu et Wang
短萼海桐 Pittosporum brevicalyx (Oliv.) Gagnep.
牛耳枫叶海桐 Pittosporum daphniphylloides Hayata
羊脆木 Pittosporum kerrii Craib
广西海桐 Pittosporum kwangsiense Chang et Yan
滇藏海桐 Pittosporum napaulense (DC.) Rehd. et Wils.
圆锥海桐 Pittosporum paniculiferum Chang et Yan
台琼海桐 Pittosporum pentandrum (Blanco) Merr. var. hainanense (Gagnep.) Li
波叶海桐 Pittosporum undulatifolium Chang et Yan
荚蒾叶海桐 Pittosporum viburnifolium Hayata[3]
本属概述
海桐花属,海桐花科,约16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约34种,产西南部至台湾,有些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木材有用。常绿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全缘或有波状齿缺,在小枝上的常轮生;花为顶生的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或单生于叶腋内或顶生;萼片、花瓣和雄蕊均5枚;花瓣狭,基部粘合或几达中部;子房上位,不完全的2室,稀3-5室,有胚珠数颗生于侧膜胎座上;果为一球形或倒卵形的蒴果,果瓣2-5,木质或革质;种子数颗,藏于胶质或油质的果肉内。[4]
本科概述
海桐花科,双子叶植物,9属,约200种,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产大洋洲,中国有1属,约34种。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单叶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罕单性或杂性,辐射对称,腋生或顶生,单生或组成伞房花序或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罕簇生;萼片、花瓣和雄蕊5枚,花瓣常有爪,爪有时多少合生;子房上位,1室,有时分成完全或不完全的2-5室,侧膜胎座或中轴胎座,胚珠多数,倒生;果为浆果或蒴果;种子通常多数,藏于有粘质的果肉内,罕具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