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長齒黃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異長齒黃耆 |
中文學名:異長齒黃耆 拉丁學名:Astragalus monbeigii Simp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 科:蝶形花亞科 族:山羊豆族·黃耆亞族 屬:黃耆屬 亞 屬:華黃耆亞屬 組:多枝組 |
異長齒黃耆(yì cháng chǐ huáng qí,學名:Astragalus monbeigii Simps.)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為我國的特有植物。產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東部及青海南部。生於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河漫灘地。 [1]
異長齒黃耆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多分枝。 莖多數,上升,長10-25厘米,具條紋,被白色或混有黑色柔毛。
奇數羽狀複葉,具15-27片小葉,長7-15厘米;葉柄長2-3.5厘米,連同葉軸散生白色或混有黑色柔毛;托葉基部互相合生,三角狀披針形,長4-6毫米,先端尖,下面散生白色或混有黑色長柔毛;小葉長圓形或寬披針形,長5-14毫米,寬2-6毫米,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圓形,上面散生白色長柔毛或近無毛,下面毛較密,具短柄。
總狀花序生多數花,密集呈頭狀或長圓形,花序軸長1-3厘米;總花梗腋生,與葉近等長或稍長;苞片披針形,白色,膜質,長3-5毫米,下面散生白色長柔毛;花梗長約1.5毫米,連同花序軸和總花梗密被黑色短柔毛;
花萼鍾狀,長7-8毫米,被黑色或混有白色短柔毛,萼齒鑽狀,較萼筒長或近等長;
花冠青紫色,旗瓣倒卵形,長10-12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漸狹,翼瓣長8.5-10毫米,瓣片長圓形,基部具短耳,瓣柄長約3毫米,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或稍短;子房被白色或混有黑色短柔毛,具短柄。[2]
莢果長圓形,長8-10毫米,微彎曲,近假2室;種子6-8枚,腎形,黑褐色,長約2毫米。 [3]
Astragalus monbeigii Simp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ab. 8: 243. 1915; Pet. -Stib. in Acta Hort. Gothob. 12: 35. 1937-1938;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402.圖版394. 1955; 西藏植物志2: 842. 圖277 (1-7). 1985.——A. pullus Simps. var. pubifolia Ni et P. C. Li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12: 111. 1977.
異長齒黃耆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河漫灘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