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雷德·耶利内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1946年10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拉格。奧地利猶太裔小說家、劇作家兼詩人,是中欧公認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

她的父親具有捷克犹太血统,是位化学家,母親出身于維也纳名們望族。自幼学習音樂,早年攻讀音樂、戲剧和藝術史。

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獲獎的作家。[1]當有記者問到为什么将文學獎颁给一个國際知名度並不高的作家時,恩達爾笑道,坦率地獎耶利内克確實只在奥地利以及德語國家中較有名氣,但諾貝爾獎頒給那些所謂的“冷門”作家已經成了一種傳统。他還說,他第一次讀耶利内克作品時也覺得比較難懂,她的作品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這也是為什么耶利内克直到現在才獲獎的原因之一。

早期

耶利内克在維也納接受了教育,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受嚴格的音樂訓練。並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耶利内克在2004年的一次採訪中解釋說:“然後,我在音樂和作曲方面的訓練使我進入了一種音樂語言過程,例如,我演奏的單詞的聲音必須暴露其意圖的真實含義[,]可以這麼說。”[2]

1963年,17歲時耶利内克的情緒崩潰。在耶受治療她康復期間,開始將寫作作為一種精神表達。

1967年,首秀以詩歌集《莉薩的影子》(Lisas Schatten)走上文壇。

1970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說《我們是誘餌,寶貝!》。

1972年,發行《邁克爾:青年人的嬰兒社會指南”》 她使用語言和階級意識的結構性相互探索,權威性的社會和文化參數方式,贏得了重要的認可。20世紀70年代,她捲入了當時遍及歐洲的學生運動,文風開始發生變化,慢慢形成了個性反叛的創作特色和嘲諷尖刻的語言風格。

1974年-1991年,她是奧地利共產黨的黨員。在將近四十年的文學生涯中,她創作了各類作品近五十部,成為奧地利最重要的現代作家之一,被認為是同時代奧地利文學的翹楚。

女權主義者

耶利内克是個女權主義者,經常寫關於性別壓迫和女性性行為的文章。

1975年,諷刺電影《死神裡伯哈寧寧》(她以女性作為情人,1994年)描述了在一個非人性化的父權制社會中婦女的淪陷與受害。

半自傳體小說

1988年,她的半自傳體小說《鋼琴老師》(Die Klavierspielerin)解決了性壓抑問題;在2001年被改編成電影。

在她的著作中,耶利內克(Jelinek)拒絕了傳統文學技術的慣例,轉而採用語言和主題實驗。

爭議

耶利內克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尤其是在奧地利。

許多人對她的作品不屑一顧,認為她的作品帶有濃烈的色情成分。更有人說她的作品淫穢,下流,褻瀆神靈。

耶利內克成了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十位女性得主後,梵蒂岡便猛烈抨擊了將大獎授予她,因為她筆下的女性世界充斥著「赤裸裸的性事」,而且是「將性和病態、權力以及暴力聯繫在一起」,「肉體的結合是冰冷而晦暗的,缺乏交流,只有暴力的侵占,沒有任何柔情蜜意,沒有絲毫靈魂或者意圖的尊嚴」。耶利內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只是「無度的淫穢」,最終只能「陷入絕對的虛無主義」。

德國著名文學批評家伊利絲·拉迪什就在《時代》周報上發表評論說,耶利內克的作品可謂「空無一物」,「經驗、感情、詩意」皆空,「沒有天空,沒有愛情,沒有思想,沒有色彩,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光明,沒有俗世也沒有超脫」,所有的「唯一的一種物質」就是「垃圾」。

耶利內克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對社會的問題總是坦率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她也遭到了猛烈攻擊。

有些組織曾打出「你要耶利內克還是要文化」的口號,鼓動市民抵制她的作品。

2005年10月,瑞典文學院成員卡努·安隆德(Knut Ahnlund)在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前提出辭職,以抗議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耶利內克。

他認為:「耶利內克的作品像寄生蟲。去年把文學獎頒給她對文學獎造成了無可彌補的缺憾,也混淆了大眾對文學的看法」。[3]

獲獎

1996年,不来梅文學獎。

2002年,柏林戲劇獎。

2004年,莱辛批評家獎。

200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原由:「她在小說和戲劇中的聲音和反聲音在音樂上的流動性,以非凡的語言熱情揭示了社會陳詞濫調及其壓制性。」[4]

諷刺小說

《模具》(1980年;

《奇妙的時光》,1990年),

《慾望》(1989年;

《慾望》,1992年)

基爾(2000年;《貪婪》,2006年)。

戲劇

《瓦斯·格沙》,

《娜拉·德·諾拉·艾倫·曼·韋拉森·哈特·德·施特岑·德·蓋塞爾沙夫滕》

1980年,《娜拉離開丈夫後發生了什麼》

1994年,《社會的支柱》,她是亨利·易卜生的 《娃娃屋》的續集。

1997年,《音樂人Tragödie克拉拉·S》(Clara S.)

2003年,《Bambiland》。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