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春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春霆
出生 1936年9月 山东烟台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复旦大学

研究领域 =
医学
职业 生物信息学家

张春霆[1]

  • 生物信息学家 男,1936年9月生,山东烟台人。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5年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天津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2]

  • 1961—1965年    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 
  • 1965—1970年    天津工科师范学院   
  • 1970—1979年    天津轻工业研究所
  • 1979—1982年    法国国立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 1984至今      天津大学物理系        

参加学术团体及职务:

  •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境外研究员;
  •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物理学转而研究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他首次提出用双Sine—Gordon偏微分方程组来模拟DNA分子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碱基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在对称群表示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DNA序列的对称性理论,也称为Z曲线理论,系统地开拓了DNA序列分析的几何学方法。Z曲线理论及其相关的方法学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主要的应用领域有:真核、原核及病毒基因组基因识别;细菌与古细菌基因组复制起始位点识别;细菌基因组水平转移基因组岛的识别,以及人类和其他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碱基组成结构的研究等。

主要研究成果:

  • 1、提出用双Sine—Gordon偏微分方程组来模拟DNA分子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碱基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此工作得到近100次的SCI引用。
  • 2、提出了DNA序列的Z曲线理论,证明任一DNA序列均可用唯一的一条3维空间曲线表示,他称之为Z曲线。Z曲线携带了DNA序列的全部信息,因而对DNA序列的分析可通过对曲线的研究来进行。这样就开拓了一条用几何学方法分析DNA序列的新途径。目前,Z曲线理论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已获得了重要的应用,成为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理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系统地开创了DNA序列分析中的几何学研究途径,得出了关于天然蛋白质的稳定性与密码子的选用之间存在着强关联等的重要结论。
  • 3、提出了蛋白质结构分类的新的客观标准,并在蛋白质结构类的预测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性的成果,提出了预测HIV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剪切活性部位的有效方法;提出了解释细胞内微管蛋白质装配过程的内部运动机制的精妙理论。

誉和奖励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7)
  •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1)
  • 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0)
  • 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
  • 合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代表性论文

  • 合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期刊《中国科学基金》,2009第2期
  • 学术评价的评价 期刊《中国科学基金》,2010第6期
  • 从世界大学排行榜看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科技导报》,2010第13期
  • 如何评价一名科研人员的学术表现?——关于论文引用次数泡沫问题及解决方案 期刊《科技导报》,2009第10期
  • 人与其他生物基因组若干重要问题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2004第12期
  • 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展望 期刊《中国青年科技》,2001第1期
  • 蛋白质结构分类与结构类预测研究 期刊《中国科学基金》,2000第5期
  • Z曲线,显示和分析DNA序列的直观工具 期刊《自然杂志》,1995第1期
  • 用几何学方法分析DNA序列 期刊《中国科学基金》,1999第3期
  • DNA双螺旋的精细结构 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0年第1期
  • 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中弧立子研究的探索 期刊《物理》1989年第7期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2. [2]天津大学理学院网 张春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