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繼煦
張繼煦,又名張勳,號春霆。著名教育家。湖北枝江人。初入讀兩湖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官費留學日本東京弘文書院師範科。1903年1月,與劉成禺等創辦《湖北學生界》。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同年回國參加鄉試,中舉人。歷任湖北省學務公所實業科長、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教育部視學、普通教育司司長、代理總長、安徽省教育廳廳長。1922年1月任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校長,1923年9月武昌高師改名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仍任校長。任內力主改革,改四部為八系,改學年制為學分制;開禁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首創招收旁聽生制;取消學監和齋務長,重視學生自治會協理校務;聘李漢俊、耿丹等進步人士開設《唯物史觀》、《社會學史》等新課;邀請國內外名人泰戈爾、陶克、梁漱溟等來校講學;克服經費困難,修建新校舍、運動場、圖書館等,深得師生敬仰。1924年9月因學校經費困難、籌款無着,被迫辭去武昌師大校長職務,轉任湖北省政府視察、湖北省通志館總纂、武昌荊南中學校長、湖北師範學院教務長。 新中國建立後,歷任武漢市和湖北省參事室參事、市人民政府委員等職。張畢生致力於教育和文史資料整理以及版本學的研究。曾主辦國音傳習所,在全國推廣國語。任安徽教育廳廳長時,力爭「教育經費獨立」,同情和支持進步學生的活動。抗日戰爭期間,拒絕組織「維持會」,不為日軍屈服。著有《異字考》、《張文襄公治鄂記》及大量歌頌新中國的詩詞。[1]
履歷
1915年,湯化龍任教育總長時,調任北京政府教育部視學。
1917年,任普通教育司司長,主辦國音傳習所,在全國推廣國語。曾任代理總長。
1920年10月,出任安徽教育廳廳長。時安徽教青界新舊思想鬥爭劇烈,前任教育廳長被轟走。張繼煦蒞任,選拔真才,充實各級學校領導爭取教育經費礎立,並極力支持學生愛國行動。
1921年,安慶學生聲援上海工運、學潮,同軍警衝突,學生薑高琦被打死,眾人抬屍遊行抗議。張繼煦供奉香紙蠟燭「路祭」,受全省學界擁戴。督軍馬連甲擬逮捕學生領袖平息學潮,要張繼煦交出學生名單,張繼煦斷然拒絕;邀其「宴飲」,亦不去,馬乃藉故將張繼煦擠走。
1922年1月,任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離皖時,學生擂鼓奏樂,列隊送行。武昌高師改名武昌師範大學,繼主校政,開禁招收女生和旁聽生,變學年制為學分制:廣聘知名學者、進步人士授課,取消學監和齋務長制度,成立學生自治會;組織學生討論時事,排演新戲,協理校務,一時武昌師大名噪國內。
1923年9月,武昌高師改名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仍任校長。任內力主改革,改四部為八系,改學年制為學分制;開禁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首創招收旁聽生制;取消學監和齋務長,重視學生自治會協理校務;聘李漢俊、耿丹等進步人士開設《唯物史觀》、《社會學史》等新課;邀請國內外名人泰戈爾、陶克、梁漱溟等來校講學;克服經費困難,修建新校舍、運動場、圖書館等,深得師生敬仰。
1924年9月,因學校經費困難、籌款無着,被迫辭去武昌師大校長職務。
1928年,任湖北省政府簡任視察。
1930年,任省通志館總纂,專心著述並研究版本學,著有《張文襄公治鄂記》、《異字考》。
1938年夏,張繼煦兼任私立荊南初級中學校長、董事長。日寇逼近武漢,荊南中學遷往枝江。汪精衛叛國投敵,張繼煦奮筆成《奔婦行》長詩,予以痛斥。
1940年6月,枝江江北地區淪陷,學校搬遷架鍋山。
1943年,拒絕組織「維持會」,不為日軍屈服。帶領全校師生員工百餘人,經宜都、長陽、巴東、建始,步行 22 天到恩施,省會各界人士無不欽佩張繼煦的愛國壯舉。
1944年,恩施創建湖北師範學院,張繼煦教務長兼國文系主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撥專款給以生活補助,張繼煦堅辭不受。董必武聞之讚嘆說:「張老先生不改昔日風度!」
1950年,被聘為武漢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旋任武漢市人民政府委員。
1952年,任武漢市參事室參事、湖北省參事室參事。
1955年12月病逝,享壽80歲。
[2]
生活
解放前夕,張繼煦貧病交加,無人過問。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給予光榮的政治地位和優厚的物質待遇,還經常派人前去慰問。一次,省政府撥專款給部分老教師以生活補助,他堅決不受。董必武同志得知此事後讚揚說:"張先生我是了解的,他是無功不受祿的。"
1952年4月,張繼煦被推為武漢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同月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武漢市人民政府委員。l952年7月,因重病致半身不遂。後調省參事室任參事,專事文史資料整理工作。其著作有《張文襄治鄂記》、《異字考》。
張繼煦熱愛新中國,珍惜新生活,雖已是遲暮之年,但看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欣欣向榮,社會主義社會日益昌盛,因而對共產黨對新中國無限熱愛,對中國前途十分樂觀。1955年國慶節(正值農曆中秋)時,張繼煦病勢沉重,體力不支,仍請人扶持到街頭看遊行隊伍。回家以後,輾轉病榻,在疾病折磨中,仍吟詩歌頌黨,歌頌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