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霸(?年-?年),字伯饶蜀郡成都人,[1]东汉侍中

生平

张霸年纪轻轻就懂得孝顺和谦让,作息饮食也合乎礼节,乡里的人们称他为“张曾子。”张霸七岁时就通晓《春秋》,又想进修其他经书,他的父母说他年纪还小无法学那么多,张霸说“再多都可以”,所以字为“饶”。[2]

张霸后来向长水校尉樊儵学习《严氏公羊春秋》,于是博览《五经》。当时孙林刘固段着等人都很仰慕他,他们就在张霸住所旁买房子,以方便就近向张霸学习。[3]张霸认为樊儵删改的《严氏春秋》[4]还有许多繁杂的冗辞,于是他又删减为二十万字,改名《张氏学》。[5]

张霸被举荐为孝廉光禄主事,不久又升迁,永元年间任会稽太守,上表录用郡人顾奉公孙松等人。[6]

张霸经过四次升迁被任命为侍中。当时皇后的哥哥虎贲中郎将邓骘听闻张霸的名气,想与和他做朋友,张霸犹豫而不回答,很多人笑他不识时务。后来第五次转官时,便生病去世,享寿七十岁。[7]

张霸的遗书命令他的儿子们说:“从前季札出使齐国,儿子死在赢、博之间,就埋葬在那坎坷的路旁。现在蜀道阻远,不适合运回乡里,可以直接就埋在这里,够埋头发和牙齿就足矣。务必薄葬就好,以完成我的心愿。人的一生,要对人有敬畏之心,如果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只需以正道之行坦然接受。”儿子们遵从遗嘱,把他葬在河南郡梁县,就在那边安家。将作大匠翟酺等人和诸位儒门人追录他的生平行事,曰宪文。[8]

孙女

参考资料

  1. 后汉书·张霸传》: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也。
  2. 后汉书·张霸传》: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欲进馀经,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饶为之”,故字曰“饶”焉。
  3. 后汉书·张霸传》:后就长水校尉樊儵受严氏公羊春秋,遂博览五经。诸生孙林、刘固、段着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学焉。
  4. 后汉书·樊宏传》:“儵删定《公羊严氏春秋》章句,世号樊侯学。”
  5. 东观汉记·张霸传》:以樊儵删严氏公羊春秋犹多繁词,乃减为二十万言,更名张氏之学。
  6. 后汉书·张霸传》:举孝廉光禄主事,稍迁,永元中为会稽太守,表用郡人处士顾奉、公孙松等。
  7. 后汉书·张霸传》:后征,四迁为侍中。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荅,众人笑其不识时务。后当为五更,会疾卒,年七十。
  8. 后汉书·张霸传》:遗敕诸子曰:“昔延州使齐,子死嬴、博,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诸子承命,葬于河南梁县,因遂家焉。将作大匠翟酺等与诸儒门人追录本行,谥曰宪文。
  9. 华阳国志·卷十》:叔纪,霸<承上文,当作伯饶。>女孙也。适广汉王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