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霄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待霄草 |
美麗月見草,別名:待霄草、粉晚櫻草、粉花月見草,拉丁文名:Oenothera speciosa,英文名:evening primrose(晚櫻草),是月見草的一種,柳葉菜科、月見草屬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達1.5厘米);莖常叢生,因它在傍晚見月開花,且天亮即調謝,故名月見草,但美麗月見草白天也會開放,花朵如杯盞狀,引來粉蝶翩翩飛舞,甚為美麗。叢生狀種植,營造出別樣的自然園林風情。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栽培技術
植物危害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達1.5厘米);莖常叢生,上升,長30-55厘米,多分枝,被曲柔毛,上部幼時密生,有時混生長柔毛,下部常紫紅色。基生葉緊貼地面,倒披針形,長1.5-4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圓,自中部漸狹或驟狹,並不規則羽狀深裂下延至柄。
葉柄淡紫紅色,長0.5-1.5厘米,開花時基生葉枯萎。莖生葉灰綠色,披針形(輪廓)或長圓狀卵形,長3-6厘米,寬1-2.2厘米,先端下部的鈍狀銳尖,中上部的銳尖至漸尖,基部寬楔形並驟縮下延至柄,邊緣具齒突,基部細羽狀裂,側脈6-8對,兩面被曲柔毛;
葉柄長1-2厘米。花單生於莖、枝頂部葉腋,近早晨日出開放。
花蕾綠色,錐狀圓柱形,長1.5-2.2厘米,頂端萼齒緊縮成喙;花管淡紅色,長5-8毫米,被曲柔毛,萼片綠色,帶紅色,披針形,長6-9毫米,寬2-2.5毫米,先端萼齒長1-1.5毫米,背面被曲柔毛,開花時反折再向上翻;花瓣粉紅至紫紅色,寬倒卵形,長6-9毫米,寬3-4毫米,先端鈍圓,具4-5對羽狀脈。
花絲白色至淡紫紅色,長5-7毫米;花葯粉紅色至黃色,長圓狀線形,長約3毫米,花粉約50%發育;子房花期狹橢圓狀,長約8毫米,連同花梗長6-10毫米,密被曲柔毛;花柱白色,長8-12毫米,伸出花管部分長4-5毫米;柱頭紅色,圍以花葯,裂片長約2毫米,花粉直接授在裂片上。蒴果棒狀,長8-10毫米,徑3-4毫米,具4條縱翅,翅間具棱,頂端具短喙;果梗長6-12毫米。種子每室多數,近橫向簇生,長圓狀倒卵形,長0.7-0.9毫米,徑0.3-0.5毫米。花期4-11月,果期9-12月。
美麗月見草
根圓柱狀,莖直立,幼苗期呈蓮座狀,基部有紅色長毛,葉互生,莖下部分有柄,上部的葉無柄;葉片長圓狀或披針形,邊緣有疏細鋸齒,兩面被白色柔毛。花單生於枝端葉腋,排成疏穗狀,萼管細長。花白至粉紅色,花徑達8厘米以上,5至10月花開不斷。高度範圍:50-80厘米,美麗月見草(Oenothera speciosa)為低矮的地被植物,生長強健、非常耐旱,適應範圍廣。花期4-10月份,花為靚麗的粉紅色,花徑大,花量多。具有非常強的自播繁衍能力。可以大面積的景觀布置,也可以作為花壇花栽培。既可以直接露地播種栽培,也可以作為地被植物被苗圃單位生產銷售。可以春、夏、秋播種。也可以冬季保護地播種移栽。每天傍晚開放至次日近午凋萎。不耐嚴寒,江南可露地避風越冬。繁殖可秋播。生長習性:喜光,耐寒,忌積水。
株1.5~2.2米,根圓柱狀,莖直立,有分枝。幼苗期呈蓮座狀,基部有紅色長毛。葉互生,莖下部的直有柄,上部的葉近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9厘米,寬1.5~3厘米,邊緣有疏細鋸齒,兩面被白色柔毛。花單生於枝端葉腑,排成疏穗狀,萼管細長,先端4裂,裂片反折;花瓣4,黃色,雄蕊8,4枚與花瓣對生。雌蕊1,柱頭裂。蒴果圓筒形,先端尖,外端尖,外被白色長毛,成熟後自然開裂。種子小,棕褐色,呈不規則三棱狀。
生長環境
原產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至墨西哥,在美國西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暖溫帶中山地帶也有發現。歐亞大陸(如亞洲喜馬拉雅地區、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南非等有栽培,並逸為野生。我國浙江、江西(廬山)、雲南(昆明)、貴州逸為野生。
適應性強,耐酸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中性,微鹼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鬆的土壤上均能生長,土壤太濕,根部易得病。北方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為二年生植物。生於海拔1000-2000米荒地草地、溝邊半陰處。
分布範圍
產地分布:華南地區。原產美洲溫帶,中國有引種。另種待宵草(O. odorata)原產南美智利、阿根廷,在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已成為野生。
湖北分布:建始,神農架,房縣,江陵,蒲圻,鄂州,黃石;國內分布: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國外分布:南美洲
主要價值
根入藥,有消炎、降血壓功效。
月見草油是本世紀發現的重要營養藥物。種子含油20~30%,油中70%為亞油酸,8~9%為人體必需的γ-亞麻酸。月見草油可治療多種疾病,調節血液中類脂物質,對高膽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狀動脈梗塞、粥樣硬化及腦血栓等症有顯著療效,還可用於治療多種硬化症、糖尿病、肥胖症、風濕性關節炎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實驗室內還發現它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臨床上利用月見草油能防心血管阻塞、降低膽固醇這一特性,製作特效藥物,用於防治心血管疾病。香月見草的花能提取香精浸膏。月見草油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γ-亞麻油酸(gla),其活性比亞麻油酸高了十幾倍,並且最早利用月見草來治療的疾病是多發性硬化症、異位性皮膚炎、風濕性關節炎。
月見草原產於美洲一帶,印地安人在數百年前就已發現月見草的醫療價值,將整顆的月見草浸泡在溫水中,製成湖狀的膏藥治療淤傷並且也將其敷於皮膚表面用來治療皮膚的外傷與皮膚炎。到18世紀的時才被載運棉花的船隻一併將種子夾帶到英國,也是在此時歐洲才開始將月見草的功效發揚光大,許多科學家、醫師紛紛投入月見草的研究,並用於多發性硬化症、異位性皮膚炎、風濕性關節炎治療。
月見草的兩大神奇成分:月見草含有大量的必須脂肪酸以及gla:γ-亞麻油酸,想要知道為什麼月見草有如此重要的醫學保健價值,就必須要認識這兩種成分對人體的影響。所謂「必須脂肪酸」,就是對人體非常重要,但是無法自行合成,一定要從外界攝取的物質,它在體內的作用有:
.提供能量
.維持體溫[1]
.保護組織與器官
最重要的是,它是組成體內細胞與組織的不可或缺物質,也是人體藉以合成重要的前列腺素與激素的材料,可想而見,若缺乏必須脂肪酸,人體會面臨:
.毛髮脫落,傷口不易癒合,嚴重影響生殖功能。
.免疫功能降低,身體受病毒細菌感染的機率大增。
月見草的成分中,另一個列為醫學界焦點研究的成分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1930年一位瑞士的科學家在精液中發現這種物質,並命名為「前列腺素」,後來才發現前列腺素在人體中普遍存在,並有多種不同的組合,而發揮不同的人體內的協同作用。舉一個實例就可以知道月見草在這裡發揮了什麼樣神奇的影響力:
醫藥界喜歡用類固醇來作為消炎與組織抗敏的配方,類固醇也的確能快速達到這個效果,只是類固醇不但副作用大,且對人體來說,類固醇同時抑制「發炎性的前列腺素」與「消炎性的前列腺素」;月見草的特性是,它可以合成並增加「消炎性的前列腺素」但會抑制「發炎性的前列腺素」,這種獨特的生物活性,使得月見草成為更「智慧」的配方對策,也大幅降低了副作用的可能。這解釋了為什麼月見草可能會是過敏體質患者的一大福音。
pms患者大多有缺乏前列腺素所需的必需脂肪酸(efas),且雌激素荷爾蒙(estrogen)與泌乳激素(prolactin)偏高,因此引起諸多生理與心理的失調與不適,最常見的標準症狀為:生理面有胸部腫脹、胸部疼痛、頭痛、頭部沉重、發熱。心理面有嗜睡(昏沈疲倦)、嘴饞、急躁、憂鬱、容易情緒失控。月見草月見草是人體合成各種激素、前列腺素、荷爾蒙等內分泌物質的重要來源,補充月見草也間接維護了內分泌物質的平衡,因此另一個受惠的症候群就是女性最苦惱的經前症候群pms。
栽培技術
播種秋季或春季育苗。種子播種後,土壤要保持濕潤,播種後10-15天左右,種子即可萌發。適應性強,耐酸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中性、微鹼或微酸性疏鬆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土壤太濕,根易得病。地被花卉。柳葉菜科月見草屬,二年生,株高1-1.5m,全株具毛,分枝開展,花黃色,徑約4-5cm,成對簇生於枝上部之葉腋,花期6-9月。耐寒,耐貧瘠,喜光,忌積水。
植物危害
月見草繁殖力強,成為難於清除的有害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