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倬(1624—1713),字方𬞟,号𬞟村。德清新塘(今德清士林镇徐家墩)人。

生平简介

少聪颖,喜读书,10岁参加童子试,名列前茅。17岁游历会稽,深得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倪元璐赏识,并从学于倪。清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选入史馆,任编修。后因病还乡。归养十年,入京任国子监司业。三十二年,充顺天(今北京)乡试正考官,所取多佳士。寻升侍读,告老归。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考核在籍诸臣,徐倬得第一,呈所编《全唐诗录》,深得康熙嘉奖,亲撰序文,赐钱刊印五十年,以利学子,擢礼部侍郎衔。89岁时,康熙特赐“寿祺雅正”匾额。逾年而卒。倬兼工诗古文辞。

著作

徐倬一生治学不辍,擅诗文,诗意圆润,为文丰富,碑版之作,名扬四方,求请者络绎不绝。古文修养也好。对明代的历史也非常熟悉,是文学和史学都兼擅的著名学者。

除了著名的《全唐诗录》之外,还有《读易偶钞》、《古今文统》、《修吉堂文稿》,《应制集》,《寓园小草》等等。后来汇刊成《𬞟村类稿》。 [1]

《历代诗歌总集· 全唐诗录》新诗鉴赏

[1]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5%BE%90%E5%80%AC&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QZhsxKpfkKIBULOwdEG6N__m_e_Q1577535623977&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1hfOTqtjmAhVxGaYKHXjoC4g4FBD8BSgCegQICxAE&biw=1507&bih=680#imgrc=0kPzSf31Go3HcM]

唐诗总集,一百卷,清徐倬编纂。倬(1624~1713)字方虎,号𬞟村,浙江省德清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曾官翰林编修,乞归养十年,复出,转国子司业,曾主持顺天府试,多得佳士,后授礼部侍郎,年九十而卒。

《全唐诗》卷帙浩繁,玉石杂糅,不宜于一般人阅读,徐氏乃采撷其菁英,编为一集以备披阅,全书打破了诸家原别集诗篇的排列顺序,将古今体分编,联句不再像《全唐诗》那样另分一类,而是随人类附,便于查考。每人各附小传,在传后增加《全唐诗》中所缺少的诗论、诗评。

此书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比御定《全唐诗》成书早一年,可知徐氏所据《全唐诗》乃是江南流传的季振宜本,而非现今流行之《全唐诗》。康熙皇帝丙戌(1706)南巡,编者以此集进呈,康熙认为此书“佐邦政裨世教”以及可见“焕乎文教之美”,并说:“展卷而读之,与朕平时品第者盖有合焉。”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

此书为皇帝赐金而刻。后御定《全唐诗》问世,俞思谦又据以编《全唐诗录补遗》一卷,收入《销夏录旧五种》。 [2]


作品

月、闻蛩、舟中杂感二首 其一、舟中杂感二首 其二、项王祠、健庵太史招集黑龙潭小楼限龙字、禾中赠曾庭闻 湖上赠夏卤均、酬章云李寄怀之作、舟中戏题、泇河道中、坐段桥、咏水碓、骡车谣、采莲曲 [3]

诗词

【项王祠】

莫问鸿沟事若何,独留祠宇枕黄河。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

零落绣衣生土藓,欹斜骏马络藤萝。到今吞岸涛声壮,呜咽如闻《垓下歌》。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

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舟中杂感二首其二】

雀啄黄花满眼蒿,雁连云影下空濠。投人自贱隋明月,无褐空思秦复陶。

碣石寒砧催玉露,广陵秋树接银涛。应知雨雪前途盛,岁暮谁怜左伯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