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笑的面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微笑的面具

圖片來自alamy

微笑的面具》(Kedok Ketawa)是一部1940年的荷属东印度(即如今的印度尼西亚动作电影,由楊安然执导,是友联影业发行的第一部作品。电影由巴素基·里索博沃、法蒂玛和乌江主演,讲述一对年轻情侣在一位蒙面人的帮助下对抗犯罪分子的故事。[1]

《微笑的面具》的广告宣传将本片比喻为“一杯印度尼西亚暴力动作……和甜蜜恋情(混合)的鸡尾酒”,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正面评价,特别是其摄影表现得到好评。影片获得成功后,友联影业又制作了6部电影,直到1942年初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后被迫关闭时止。这部电影至少上映到了1944年8月,但如今很可能已经佚失。

剧情

万丹省坦格朗市芝波达斯有一位名叫米娜西(Minarsih,法蒂玛饰)的年轻女子,这天她遇上了4个暴徒,幸得画家巴苏基(Basuki,巴素基·里索博沃饰)所救。两人随后陷入情网,并开始计划长相厮守。但是,一个有钱人打算强娶米娜西,并派人来绑架她。巴苏基双拳难敌四手,但很快得到一位蒙面人(乌江饰)的帮助,此人拥有几乎不可思议的格斗技能,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能称他为“微笑的面具”。经过两轮大战,巴苏基和微笑的面具取得了胜利,巴苏基也从此与米娜西过上幸福祥和的生活。

制作

荷属东印度的电影业曾在大萧条期间遭受重创,但伴随着《月光曲》(Terang Boelan)、《法蒂玛》(Fatima)和《白茅》(Alang-Alang)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行业的元气已经恢复。电影的产量有所增加,1940年时殖民地新开设了4家制片厂,友联影业就是其中之一。《微笑的面具》则是该公司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友联影业的总部位于巴达维亚的普林森兰(如今雅加达的塔曼纱丽),由华裔商人翁福林创办,不过公司的日常运作则由蔡马俊负责。《微笑的面具》的外景拍摄主要是在芝波达斯(Cibodas)进行,其中包括有动作喜剧歌唱等多种元素。

影片由楊安然执导,乌江、法蒂玛和巴素基·里索博沃主演,其他演员包括波尼曼和艾迪·科克。乌江出演本片前曾是舞台剧演员,法蒂玛和巴素基都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贵族人士。印度尼西亚电影历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贝然认为,演员的身份和教育程度都表明,影片的目标观众是知识阶层,这还体现了友联影业的既定目标:“提高印度尼西亚的艺术品质”。

《月光曲》获得成功后,荷属东印度的电影产业开始模仿好莱坞的制作模式,期望以此来确保在票房上取得佳绩。印度尼西亚电影学者艾基·伊曼查亚和賽義德·萨利姆(Said Salim)认为,《微笑的面具》有受到布莱姆·斯托克1897年小说《德拉库拉》的好莱坞改编电影影响。不过两人都没有进行比较和举例来证明这种影响。

《微笑的面具》并不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首部包含一位戴面具英雄人物的当代电影。陈氏影业就曾在1939年推出《黑乌鸦》,其中的黑乌鸦就是位蒙面英雄,之后瓜哇工业电影推出的1941年电影《黑狼》又延续了这一趋势。与其他当代电影类似,《微笑的面具》中也包含有多首格朗章曲目,这些曲目均由波尼曼完成。

參考文獻